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八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1).docx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八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 一棵小桃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 它的特点;(重难点) 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 义;(重难点)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重点) 导语设计 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 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 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 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 学习过程 【 教 学提示】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课 前 布 置学生预习 课文,梳理 字词。 伫立 孱 踏青 垂垂暮老 楚楚 2. 简介作者。 可 事 先 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 布置学生在 女 ”。1972 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 课前查找相 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关资料,指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 名对作家进 行介绍,教 师做适当补 可 采 用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 指名朗读、 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 分组朗读等 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 形式,要求 的可怜。 学生正确、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 流利、有感 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 情地朗读课 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文。 可 先 在 组内完成,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 再 进 行 交 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 流。 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目标导学三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 ,我却连第一行文字 还读不懂呢。 【 学 法 从 修 辞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 ,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 指导】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 角度赏析句 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海非常的肤浅 , 子 答 题 模 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 式 : 运 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②运用比喻的 用……修辞 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 手法,生动 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 形象地写出 了 … … 形 象 , 表 现 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 了……性格 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 特征(心理、 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 感情),体现 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 了……精神 托 物 言 志: 通过对 物品的描写 和叙述,表 2. 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 现自己的志 己命运的主人等。 向和意愿。 【 教 学 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 提示】 好的未来。 鼓 励 学 生联系生活 实际,大胆 说出自己的 感受。 板书设计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 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陈述是极为关键的,它是教学活动的 前提和基础。本课就是扣住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 2. 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如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扣住” 可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引导 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3.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 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足之处: 1. 在引导学生理解由物到人的环节中,还需要做进一步引 导。 2.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回 答问题的积极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moyi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