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的解读与教学 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古代散文的解读与教学 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高 一 语 文 张亚新 古代散文的解读与教学 古代散文的解读与教 学 2 通行的的四分法将文体分为小说 、诗歌、戏剧、散文四类。由于散文 在各类文体中产生年代最早,应用最 为广泛,实用价值最高,还由于儒家 经典多用散文写成,因此古代散文在 古代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 一、古代散文的文体地位 3 1 、古代的散文,总体上可分为“古文”(古体 文)和“骈文”(骈体文)两大类。古文指的是不 讲究对仗、声律、句子长短随意的散文,骈文则与 之相反,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句子的字数整齐 、同时讲究用典和藻饰的文体。魏晋以前的散文, 大体都是自然质朴的古文。魏晋以后,特别是到了 南朝齐梁时期,由于文学观念的确立和文学审美意 识的增强,骈文走向成熟和兴盛。经中唐韩、柳发 起的古文运动,古文重新确立了在文坛的尊崇地位 ,但骈文也并未销声匿迹,到清代还曾一度出现中 兴的局面。 (一)古文与骈文 二、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 4 2 、古文是一种社会通用的文体,比较接 近于口语的实际。而骈文讲究对仗、句式整 齐、讲究声律这些基本特征又都是与汉语语 言单音独体的基本特征紧密关联的,它的出 现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因此古文和骈文在 性质和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又往往很难截 然加以分割,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 而使优势得到了互补。古代的散文(这里主 要指“古文”),一般说来是散句和骈句、 长句和短句互相搭配的,从而形成了长短错 落、疾徐相间、文气跌宕、波澜起伏的特点 。 5 1 、有人按照古代散文用途(功能、作用) 的不同,将其分为学术文、应用文、审美文 三类。学术文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及各种 以“论”、“议”、“说”、“辩”、“解 ”为题的散文。应用文指箴、铭、颂、赞、 传、状、章表、赠序、杂记、祭文、书信等 以处理实际事务为目的的文体。审美文指赋 、游记、寓言、杂感、随笔等主要以写景、 抒情、审美为目的的文体。这种分类虽较粗 疏,但总体上能反映古代散文的实际。 (二)文史哲三位一体 6 ? 2 、就内容而言,古代散文往往是文 史哲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即就 文体而言,应用文与审美文就多有 交错,许多应用文都可当作审美文 来读。学术文中也有不少可资审美 的因素。而审美文中也不乏学术的 因子,有些作品也包含有实用的目 的。在不少作品中,叙事、写景、 抒情、说理是交织在一起的。 7 3 、古代散文,不少可以当作美文来读。其构成美文的 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叙事和形象的因素。在历史散文中多有。学术文多 以寓言或利用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来形象说理 ,也具有这样的因素。 二是抒情性的因素。在应用文中多有(如颂、赞、传、 记、碑铭、祭文、书信之类),在学术文中也不少见。充 沛的感情以与之相应的声音节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作品 的气势、神气、神韵、姿态即作品的“文气”,使作品有 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8 三是文辞的因素。文辞既精炼又精 美,讲求对偶、声律、用典和藻饰, 讲求散句与骈句、长句与短句兼用, 讲求以不同的虚词、句式来表达、衬 托各种语气,多用排比、比喻、夸张 、对比、反问、感叹等修辞手法。散 文的色泽美、声律美、形象美、意象 美,多从文辞表现出来。 9 四是结构的因素。结构包含两个 层次:一是内在的思想内容结构 ,即因思想内容紧密的内在联系 而形成的内在的逻辑结构;二是 外在的艺术形式结构,是作者依 据主题思想的需要进行选材、剪 裁、安排完成的。古代散文的结 构或谨严有序,或灵活多变,或 精巧新颖,从而也具有了很高的 审美价值。 10 古代散文大都具有充实的内容(材料充实、认识深 刻、情感真挚)、深厚的内涵,现实性、针对性强。散 文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实用性,讲求言之有物,后来一 些散文家还在理论上从这方面积极加以倡导,如中唐韩 愈、柳宗元提出了要以散文“志道”、“明道”的主张 ,清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 之文,桐城派方苞提倡“义法”(“义即《易》之所谓 ‘言有物'也”),姚鼐将义理与考据、词章相提并论 而将义理放在首位,均为其例。对“道”、“义”等的 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相当迂腐甚至反动,而有的相 当合理可取。当作家提起笔来载“道”、“义”中的积 极因素、积极方面时,作品的思想内容就不仅仅是充实 的,而且还会是健康、积极乃至进步的。 (三)言之有物,内容充实 11 古代散文大都文字简约而含意丰富 。这个特点的形成,在早期与书写工 具的制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汉语语 言自身的特点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 与古人的审美追求有关。古人主张“ 以少总多”,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 因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