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讲座 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讲座 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新课程改革系列教案 常州国际学校高中语文组 执教: 汪卫平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讲 座 学习目标 1 、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2 、掌握各篇作品的故事情节。 3 、理解各篇作品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4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文学 鉴赏能力。 从一幅画说起: 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 个妇女冲向画中心; 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 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 在生长着的鲜花; 画中央是一匹老马(象征西班牙),被一根由上而下 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站着的牛(象征暴力)。 上边电灯象征光明和希望。和右面窗口斜伸着的手中 掌着的一盏灯一起,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毕加索《格尔尼卡》 什么是“ 现代主义 ” “现代主义” 20 世纪初以 后西方各个反传统的文学 流派、思潮的统称。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特征: 现代主义在思想内容方面的 最大特征,是在 人与社会 、 人与 人 、 人与自然 和 人与自我 4 种 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尖锐矛盾和畸 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 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 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或 现实;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 不是模仿;主张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内容。 现代主义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联想。在 艺术风格上,广泛运用意象比喻来暗示人物在某 一瞬间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 现代主义作品结构变化突兀、层次繁多;故 事情节似有若无,怪诞荒谬;人物形象扑朔迷离 , 违背常情常理。 现代主义主要包括 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 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等文学流 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形式: 弗朗茨·卡夫卡 (1883-1924) ,奥地利著名 的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 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卡夫卡生前默 默无闻,身后却获得了殊荣,被誉为西方现代主 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 代主义各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卡夫卡主要作品有生前发表的《判决》《变 形记》《乡村医生》等;生前没有发表的《地洞》 《乡村教师》等;生前未完稿的《美国》《审判》 和《城堡》。 卡夫卡简介 《变形记》情节线索 情节发展的线索: 格里高尔: 变成甲虫 -成为累赘 -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 惊慌---憎恨-- “把他弄走” 小说是如何通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 会生活本质的? ? (1) 小说借助荒诞的情节表现了对人的本性 的揭示与否定,在冷漠的现实世界中,人 已经难以保全自己的本性,人已经异化成 了非人,这显然是作家对人的本性的深刻 透视。 ? (2) 作者用了细节的写实手法,使荒诞、变 形的情节真实可信。 《变形记》艺术特色 ①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②用荒诞的情节表现生活的真实。 ③通篇使用象征手法。 1941 年 3 月 28 日,一位年届 59 岁,拥有高贵典雅 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 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 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了水的深处,沉 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 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 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 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 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13 岁时,母亲病逝,这使她的精神受刺激, 引起她首次精神失常。 22 岁父亲的去世,再次使她的 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 1905 年,她开始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 写文学评论,发表自己关于文学与创作的新颖见解。 同时,她结识了许多剑桥学子,形成了一个自由松散 的文学团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学团体”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伍尔夫感到极度悲观与 失望。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使她的住宅和霍加斯出版 社毁于一旦,时局的动荡加重了她对西方文明前途的 悲观情绪。她的身体状况也愈来愈差,精神病时常发 作,她经常耳鸣不已,幻觉不断,彻夜失眠,无法再 承受生活与工作的沉重压力。 1941 年 3 月 28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