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发酵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中药经发酵后,其有效成分能被充分分离提
取、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该文回顾了中药发酵的意
义、历史和现状和具体应用,对发酵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如发酵药材、
发酵菌种、发酵条件、有效成分的筛选和药理模型进行综述。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 中药 生物转化
发酵是指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植物细胞等)的代谢功能,
使有机物分解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以适宜的培养基为营养,通过微
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生命活动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借鉴中医药组
方思想,将单味中药、具有类似或协同作用的中药进行发酵,目的是
产生新化合物、增强功效或者降低单一药物不良作用。中草药经发酵、
生物转化后,其有效成分能被充分分离、提取;经生物转化更具有生
物活性,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中药的发酵工程和酶工
程已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十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中药发
酵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高科技水平新技术[1]。
1 中药发酵的历史和现状
1.1 中药发酵的历史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发酵中药的应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
重要方法之一,发酵中药作为一种炮制、加工工艺,不但改变了煎、
煮、熬、炼、蒸、浸的传统工艺,而且使药效提高、药性发生改变。
如中药淡豆豉为桑叶或麻黄等的发酵品,不同的培养基经同样的微生
物处理后会产生药性的差异,利用该特性可生产不同适应症的中药,
发酵淡豆豉时以桑叶、青蒿发酵者,药性偏于寒凉,多用于风热感冒
或热病胸中烦闷之症;以麻黄、紫苏发酵者,药性偏于辛温,多用于
风寒感冒头痛之症[2],以上中药的炮制过程是微生物发酵中药复合
体系的建立过程。目前临床应用的发酵(制品)中药主要有神曲、半夏
曲、淡豆豉、豆黄等,其工艺均为固体发酵。
1.2 中药发酵的现状
除传统的中草药炮制,以中草药发酵生产药物的研究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真菌类自身发酵产生次生代谢,如
灵芝菌丝体、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等,多为单一发酵[3]。现代利用
中草药发酵的研究已从单味药涉及到复方研究且取得显著成果,成药
片仔癀即是用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名贵中药的微生物发酵物,
为临床退黄、消肿的良药;三株口服液属营养保健食品,它以大豆芽
为原料,在牛肉汤、大豆芽浸液、酵母膏、蔗糖、葡萄糖中加入双歧
杆菌、嗜酸乳杆菌和DL 菌联合发酵制成,产品有益于保持胃肠道健
康。杨海龙等[4]借助真菌灵芝产生的丰富酶系通过对薏苡仁的转
化,使薏苡仁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康复灵”为抗癌验方,主要
成分有灵芝发酵菌、党参、麦冬、猪苓、薏苡仁、淮山药等,经生物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发酵转化后多数样品具有抑制小鼠/180 肉瘤生长的作用[5]。以上
中药发酵成功的事例充分说明微生物发酵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
重要内容之一。
国外对于中药发酵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在食品、酶工程,
如日本的纳豆,用Bacillus菌发酵大豆,因为Bacillus菌酶系丰富,
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且能增加维生素K含量,Bacillus
subtilis 菌环能消除小肠内致病菌,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和降压作用[6]。中草药发酵的研究有必要借鉴上述成功的经验。
2 发酵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2.1 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
中草药中植物类药材占 90%,药材有效成分多存在于胞浆中,
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物质构成的致
密结构。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当胞浆中的有效成分向提取介
质扩散时,必须克服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的双重阻力,使有效成分浸出
受阻。 微生物可利用中药中的成分为营养进行分裂、生长、繁殖和
代谢,在代谢过程中分泌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
淀粉酶等几十种胞外酶进入培养基,使细胞破裂,细胞间隙增加,减
小细胞壁、细胞间质等传质屏障对有效成分从胞内向提取介质扩散的
传质阻力。体外试验证明对盾叶薯蓣采用预发酵有效组分薯蓣皂苷元
的产率明显提高[7]。
2.2 提高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考点、重点及试题答案-综合应用能力.docx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ppt VIP
-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pdf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docx VIP
- 202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数竞赛.pdf VIP
- 材料试验机 材料试验机如何操作.docx VIP
-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AQ 2017—2008.pdf VIP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
- 2025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题库附答案.doc VIP
- 大楼结构加固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