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作文制胜绝招:明察题眼慎思关系.pdf

2020届中考作文制胜绝招:明察题眼慎思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作文制胜绝招 明察题眼 慎思关系 ——全命题作文写作 全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有导语或提示语的, 例如:走过岁月的四季, 我们一路向 前走;穿过历史的尘烟,我们的民族向前走。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 们向前走。向前走,需要满怀的激情;向前走,需要理性的思索。向 前走是成长, 是希望,是信念,是责任,是挑战,是突破 —— 请以“向 前走”为题写一篇文章。 另一种是无导语或提示语的“裸题”,例如:以“心里美滋滋 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一、明察 “比喻词 ” 如《心中有支欢乐的歌》 ,题中的“歌”是比喻词,表层上是指 令人高兴愉悦的歌曲,深层上是喻指令自己快乐的人、事、物、理、 情等;又如《沿途的风景》 ,“风景”一词就有自然景象与人文内涵两 种含义。我们审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上, 而应该多层面把握比喻 词的含义, 然后避表层之“实义”, 就深层之“虚义”, 侧重从深层 含义的角度选材、立意,写出亮眼的作文。 写《沿途的风景》时,一位学生将城市面貌的变化与农民工紧密 联系在一起, 先写通向学校路上的“亮丽的风景”: “红白石砖覆盖 着原来赤裸的土壤, 这土壤便不再有漫天黄沙的冲动, 红白的色彩点 缀着曾经单调的景色,让沉默的街道有了幽默的情调。 ”然后笔锋一 转,描写、赞美农民工,先描写: “黑玫瑰一样的皮肤,历经艰辛而 依旧坚定的眼神。 ”接着议论:“这沿途的风景就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创 造的,为了完成一次这样的风景, 他们要遭受多少次来自烈日的炙烤 呢?他们耗费了多少青春呢?他们是远道而来的农民工, 他们是这风 景的创造者,他们也是时代的奠基者。 ”文章结尾抒情: “这条路是一 道风景,他们——那些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更是风景。 ”文章热情讴歌 了甘为城市建设默默奉献的农民工, 小作者选材与立意的智慧堪称老 到。 二、明察 “限制词 ” 这 里 所 说 的 “ 限 制 词 ” , 专 指 副 词 , 如 “还”“最”“也”“都”“终于”“慢慢”等限制性副词。 《记忆 中最美好的片断》 《又是一个新起点》 《就这样慢慢长大》,这些副词 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是题目的关键词, 也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审 题“陷阱”。例如,写《又是一个新起点》 ,文中就必须交代曾经有 一个“起点”, 现在又有了怎样的经历和感悟, 从而使自己上升到一 个新的台阶,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如果文章不写曾经的“起点”,内 容就显得单薄,也不能很好地诠释题目。 三、明察 “思辨词 ” 近年来,中考全命题作文中富有思辨色彩的哲理化题目渐露面 目。如《爱,还要会爱》 ,其中“爱”与“会爱”是一组思辨关系的 词语,隐含着“不恰当的爱,也许就是一种伤害”的意思。正确把握 “爱”与“会爱”的内涵与辩证关系,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否则,就 可能写成父母、 老师怎样关爱自己的立意较浅的文章。 又如绍兴中考 题《花不一定要在春天开放》 ,题中的“不一定”要求考生有求异思 维,写出“不在春天开放”的“花”的艳丽。又如《发现离不开用心 观察》,这道题要求考生辨析“发现”与“观察”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35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