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盛唐研究丛书.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盛唐研究丛书》   2003 年上海辞书出版的《盛唐研究丛书》, 包括《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主编) 、《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王小甫主编) 、《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荣新江主编) 、《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李孝聪主编) 、《唐宋女性与社会》(邓小南主编) 。这是近年唐史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我们在欣喜阅读之后, 试就丛书各种所具有的特点、价值、精华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以就教于丛书编者、作者和读者诸君。 一、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是一部研究隋及唐前期中枢体制的专书。其内容以论述隋及唐初三省制为主, 而同时涉及宰相制度、三省职分、公事运行、文书胥吏、使职、文官铨选等诸多方面。各部分围绕着中枢体制的发展变化和特色, 形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此前各位学者都有不少相关论著发表, 因此, 本书可以看作是他们研究内容的集结。 绪论部分由吴宗国先生执笔, 对唐代政治历史作了宏观概述。他首先以“唐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为题, 对唐朝给以“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 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的历史定位, 由此将三省制度、官僚架构和运行模式、考试制度等均置于这个大前提之下; 总结出唐朝政治制度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而调整, 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机制和制度运行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特点等, 从而启迪了以下数章的讨论。其次, 讨论了《唐六典》一书与唐前期制度的关系。最后, 在对制度总结性的“几点思考”中, 指出在围绕三省制和对《唐六典》进行的反复研讨中, 已发现唐代实际情况与前人将《唐六典》作为整个唐朝制度来认识的不一致, 说明本书着眼于制度变化, “力 图把唐朝政治制度作为一个处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来加以把握”的努力方向。 本书的第一章《三省的发展与三省体制的建立》、第二章《隋与唐前期的宰相制度》也由吴先生撰写。前一章不但分析了南朝三省的不同阶段, 也分析了北齐、北周制度发展过程, 从而提出“隋官制承北齐而不承北周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隋官制实吸收南北朝各朝的积极成果加以总结, 并非多依北齐之制”的看法, 指出隋是三省发展为政权机关、三省制基本确立的阶段。而在第二章中吴先生的一个贡献是在前人已论宰相使职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宰相名号的变化与三省的职能联系在一起, 不但指出宰相名号由“掌机务”和“同掌机务”两等构成, 作为下达任务而不是授予头衔的意义, 而且分析了“同三品”和“同平章事”出现、入衔与尚书从宰相机构分离的关系。在关于唐朝宰相职掌和政事堂的讨论中, 吴先生也同样强调了国政枢密在武德贞观之际由尚书省转移中书和门下的问题。他还对高祖至玄宗各个时期的宰相人员配置及相关影响进行了综合考述。 雷闻《隋与唐前期的尚书省》为第三章。本章抓住尚书省政务化的职能转化特征, 首先关于隋代尚书省的建置, 具体考察了都省乃至二十四司自魏晋发展至隋朝的最终定型,证明隋受北周影响, 六部突显的意义。其次以仆射“同三品”出现与尚书令的废置、八座议事之终结、左右丞地位提高三个方面论述唐尚书省自宰相机构到最高行政机构的变化。在关于唐代尚书机构的设置问题上, 以都省与六部机构关系作为关注的重点。作者总结前人, 增进己说, 充分论述了都省统辖管理二十四司, 日常政务处理中省、司意义大于部等特点; 和六部内头司作用与他司不同, 六部诸司与寺监公事往来以尚书省名义等问题; 并指出六部与都省分离、内部领导权日益加强的独立化和职能全面差遣化的趋势。结论是六部与都省虽构成政务运行的整体, 但很难纳入一个四等官体系, 六部职能“虚化”,机构整齐划一并不能反映实际发展状况, 因此在高宗、武则天以后才会出现新的变化。 叶炜的第四章《隋与唐前期的门下省》注重对于隋朝门下省的机构变迁和隋门下内省位置的考论。指出隋炀帝大业三年的改革使门下省摆脱皇帝内侍性质, 而变为国家出令机关。特别是给事郎(即后来给事中) 的职能清晰, 与前代无必然联系。而改革还使门下省审读尚书省奏案职能更为明确。叶炜讨论了隋门下内省位置, 认为与在唐太极宫、大明宫中的位置一致, 都已经搬出内朝, 移到中朝。叶炜还分别讨论了隋和唐前期门下省在国家行政枢纽中的地位, 论证了唐门下省对于下行文书的签署所代表的纠驳权和上行文书审署申覆的具体内容, 论证了御画奏抄与敕旨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第五章《隋与唐前期的中书省》和第七章《唐前期中书省地位的变化与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由刘后滨撰写。前章讨论隋唐中书省由内而外的变化, 认为隋内史省的主要职掌是起草宣行诏敕, 但由舍人专掌起草制度尚未形成, 唐前期中书舍人已承担起草进画制敕和“预裁百司奏议及文武考课”等六大职能。还讨论了唐代中书省宣署申覆的内容含义及制、敕文书成立过程与政务运行的关系。后章以讨论中书省职权扩大而影响中枢体制的运作为核心,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