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的关联论.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PAGE 24· 外国语文研究 2015 外国语文研究 2015 年第 2 辑 西南医科大学 蒋庆胜 摘要: 摘要:指称实质上就是通过名称识别对象的命名活动。由于名称与对象间没有天然的联系,“有名无实”、“虚名盗象”是常见现象,这使得传统指称论致力于寻找或约定名称与对象的确定和唯一的匹配关系遇到困难。指称转喻论承认指称是一个基于人的主观、动态的过程, 在指称的机制上坚持“择一概全”的转喻观。但转喻论无法解释非转喻指称行为。关联论能够为转喻与非转喻指称行为提供有效解释。 关键词:指称论;命名;转喻;关联 作者简介: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电子邮箱:johnjiangqingsheng@163. com 1 引言 人是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的语言,因此,语言一定得与世界相联系,因此,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陈嘉映,2006: 15)。指称论首先遭遇这一问题,“要指称,就要命名;要命名,就要运用符号,这样,命名时就在符号与对象之间建立了指称关系”(黄华新、徐慈华,2008),所以,指称问题根本上讲是命名问题,即人通过语言给世界的对象贴上标签。如果把 命名看作一种仪式,某个对象通过命名仪式而获得名称,那么只有首次指称才算命名行为,如首次指称一个婴儿为“张三”就是命名行为,随后再用“张三”称呼这个孩子(人)好像就不是命名行为了。然而,正如历史因果论指称揭示的那样,指称是一个非确定性的、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活动过程(崔凤娟,2014), 比如“张三”可能还会因其不同的特征被经常或临时地叫作“张龅牙”“张无忌”等,不同的名称是否是首次使用也难以界定。因此,本文所谓的“命名”是广义上的,如果是对象首次获得名称,就可理解为狭义的“命名”;如果是名称的后期 指称的关联论 指称的关联论 使用,还可以理解为识别,总之,本文把通过使用一定的名称把某一对象与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的活动都称为“命名”。 名称与对象到底如何连在一起,时至今日仍未有定论。传统指称论的两大主要阵营即描述①指称论与因果指称论在某种意义上就语言与世界对象间的象似性(理据性)与任意性(约定性)展开了长期的、富有启发的争鸣。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学者开始转向人的认知寻求答案。他们发现,人的认知(部分的)是转喻性的,连描述论与因果论两个理论本身也体现了转喻性,前者更关注命名之初的理据,后者更关注名称的后期使用(见王寅,2012,2014),进而提出指称转喻论,认为转喻是指称的机制(如陈新仁,2008;王寅,2012,2014)。然而,关于指称的争论远不会结束。为此,本文试图思考如下问题:一、指称如此复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二、现有的指称论讨论了指称的哪些方式及其机制?三、是否有比现有理论更有概括力的解释模式? 2 名称与对象的关系 所谓指称,主要指专名和通名所指的对象,也包括限定描述语和不定描述语所指的对象,还包括语句所指的对象(涂纪亮,2003)。西方哲学家长久以来追求表述对象的确定性(certainty),为的是最终认识存在物(beings)与存在(being) 的确定性(钱冠连,2015),指称的确定性和唯一性是语言哲学家长期探讨的问题(崔凤娟,2014)。这是西方哲学的经典论题之一。传统指称论认为,只有符合一个名称的全部内涵或含意的事物,才是该名称的所指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一组赖以确定指称对象的“充分必要条件”或“本质特征”(王寅,2012)。可见,传统指称论预设了名称与对象间的静态、客观、唯一的对应关系。然而,名与实的不对等现象广泛存在。学界也围绕索绪尔主张的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间的任意性和当今认知语言学所主张的象似性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调和与反思(如Saussure,2011[1916];Lakoff,1987;Lakoff Johnson,1999;朱永生,2002;王寅,2003;张绍杰、张延飞,2007;胡壮麟,2009),对此,学界自然十分了然,在此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在古代就对名实关系有诸多论述: 一是名称的“有名无实”。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多次提及不可“死在句下”,因为许多名称都是“虚名盗象”,如《小雅·大东》里所言“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潜伏论·思贤》说“:金马不可以追速,土舟不可以涉水也”;《抱朴子》外篇《博喻》也说“:锯齿不能咀嚼,箕舌不能辨味, 外国语文研究2015 年第 外国语文研究 2015 年第 2 辑 壶耳不能理音,屩鼻不能识气,釜目不能摅望舒之景,床足不能有寻常之逝”;《金楼子·终制》又云“金蚕无吐丝之实,瓦鸡乏司晨之用”,又有“蜂针儿尖尖的做不得绣,萤火儿亮亮的点不得油,蛛丝儿密密的上不得扣……有什么丝线相牵, 也把虚名挂在傍人口!”(更多例证详见《管锥编·毛诗正义

文档评论(0)

159****12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