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的饵料及其配制方法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鳗鱼: eel 二、摄食特点: ? 一般说来,主要养殖鱼类为白天和傍晚 摄食,虾、蟹在夜间索饵。 ? 大部分鱼类喜吞食,鳗、鳖喜撕咬,虾、 蟹喜以胸肢抱食物嚼食,或叫蚕食。 ? 日摄食率:鲢鳙为 5.6 — 16.8% ,草鱼为 26.3 — 38.6% ,鲂 6.3% (配合饲料)青 鱼 5.96% (配合饲料)。 ? 日摄食率的大小和鱼种类、体重、饲料 的种类以及水温、溶氧等环境条件有关。 鱼料投喂 ? 投喂量:占鱼体重的 3 — 5 % ? 投饵次数:三、四次投喂 ? 当水温≤15℃,每两天一次; ? 当水温 16 — 19℃,每天 1 次; ? 当水温 20 — 23℃,每天 1 次或 2 次; ? 当水温 24 — 29℃,每天 2 次以上,当鱼体小于 100 克时应每天最少三次; ? 当水温 30 — 32℃,每天 1 次; ? 当水温≥33℃,只有观察到鱼摄食才投饵 — — 应避免这样的水温。 三、水生动物的营养特点 ? 鱼类不需要维持恒定的体温,生长所需 能量约为陆生动物的 50 — 67% 。 ? 鱼类可摄食天然饵料,通过鳃、皮肤吸 收无机盐,并不费力地排出废物。因此, 人工饲料相对节省矿物质。 ? 鱼类消化器官分化简单且短,消化道与 体长之比要比陆生动物小许多。消化腺 不发达,肠道细菌种类少,数量也不多, 故消化能力差,基本不能消化粗纤维, 除少数杂食性鱼类外,对碳水化合物利 用能力差,但对脂肪利用能力特别强 ( 90% 以上)。 ? 鱼类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高,畜 禽为 12 — 22% ,鱼类为 22 — 55% , 且需要 10 种必需氨基酸。对精氨 酸、赖氨酸、蛋氨酸要求高,对 色氨酸要求最低。 ? 鱼类摄食不易直接观察。鱼饲料 投入水中后,一些营养素易在水 中散失,这要求饲料要有一定的 稳定性 ? 钙磷比例不象畜禽为 2 : 1 ,而是 1 : 1 或 1 : 1.5 鱼类营养需要 ? 1. 对蛋白质的需要 ? 草食性鱼类: 22 —— 30% ; ? 杂食性鱼类: 30 —— 40% ; ? 肉食性鱼类: 38 —— 55% ? 同一种鱼,其蛋白质适宜含量随水温增 加而增加。 ? 2. 对氨基酸的需要: ? 精氨酸、组氨酸、异亮、亮氨酸、赖氨酸、 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 氨酸 鱼类营养需要 ? 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 温水鱼类适宜量为 30% ? 冷水鱼类适宜量为 21% ? 草鱼、鲤鱼等为 30 — 50% ?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于畜禽原因: ? 鱼类消化道内几乎无纤维素酶,淀粉酶活 性又较低 ? 哺乳类红肌与白肌之比大于鱼类,而红肌 己糖酶活性高于白肌 ? 鱼类胰岛素分泌少。 鱼类的营养需要 ? 鱼类对脂肪的需要 ? 鱼类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尤其是对低 熔点脂肪,其消化率一般为 90% 以上。由 于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因而脂肪 成为鱼类重要而经济的能量来源。其添加 量一般为 5 — 6% ,最高可达 10% 以上。 ? 鲤鱼一般为 5 — 8% ;草鱼、团头鲂为 3 — 3.6% ;青鱼为 6 — 6.5% ? 鱼类主要需要低度不饱和脂肪酸 (n-3n-6) 鱼类的营养需要 ? 对维生素的需要: ? 1. 鱼类肠道短,不能合成维生素 C ;而哺乳 类能够合成。 ? 2. 鱼类对某些维生素合成能力差,如将 ? -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 A 的能力低,因此 要在饲料中添加。 ? 3. 鱼类需要高蛋白、低能量的饲料,决定 了鱼类需要较高的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 B 族维生素 ? 4. 鱼类饲料要求加工制粒,并且投入水中 让鱼摄食,因此需要较高的维生素 B 1 、 B 2 和 C 鱼类维生素缺乏症 ? 共同表现: ? 生长减慢,食欲不振,皮肤易损伤 ? 抗应激能力下降,易死亡。 ? 畸形,瘦脊(维生素 E ) ? 防治方法: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鱼类的营养需要 ? 可以直接吸收水中的钙等无机盐。部分 吸收 Mg 、 Fe 、 Cu 、 Zn 、 I 等 ? 鲤科鱼类对植酸磷、骨骼磷、磷酸钙的 利用率差,对鱼粉中的磷利用率为 10 — 33% ,对 Ca 3 ( PO 4 ) 2 中 磷的利用率为 13% ,植酸磷为 8% 。 ? 常在饲料中补充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 ? 在饲料中需要矿物质为: ? 常量元素: K 、 Na 、 Ca 、 Mg 、 S 、 Cl ? 微量元素: Fe 、 Zn 、 Mn 、 Cu 、 I 、 Co 、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