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语言转用 语言转用 、语言融合 (1)定义 (2)产生原因 (3)产生条件 洋泾浜语、克里奥耳语 (1)定义: 洋泾浜语是在缺乏共同语或者不懂外语的情况下,在当地民族语言与外民族语言接触中逐渐形成的起临时作用的简单混合语言。 克里奥耳语是由两种语言永久混合的自然自然语言。 四、语言混用 (2)特点 洋泾浜语的特点 克里奥耳语的特点 (3)产生原因 本节重点 重要概念:意译词。仿译词。双语现象。双言现象。双语制。语言转用。洋泾浜语。克里奥耳语。非克里奥耳化。 重点掌握: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双语现象产生的条件。语言转用的社会条件。语言接触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语言系统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二、语法的发展 三、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1.语音发展的研究途径: 研究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别 2.语音演变的特点、规律性: (1)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 (2)时间性 二、语法的发展 1.组合规则的发展 (1)词序的改变 (2)句法结构 2.聚合规则的发展 (1)形态的改变 (2)语法范畴的消长 (3)词类的发展 3.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1)原因 (2)表现 1.词汇的发展 (1)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2)词语的替换 a.社会因素 b.语言内部因素 2.词义的演变 (1)词语之间的联系 (2)组合关系的变化 (3)引申 (4)结果:扩大、缩小、转移 三、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本节重点 重要概念:语音规律。 重点掌握:语音演变的特点。组合规则的发展。聚合规则的发展。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词汇的发展。词义的演变。 第六章 语言和社会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语言的接触 第三节 语言系统的发展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一、语言的起源 二、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三、语言的分化 四、语言的统一 一、语言的起源 (一)有关语言起源的学说 1、神授说 2、人创说:(1)摹声说;(2)感叹说;(3)社会契约说;(4)劳动叫喊说;(5)手势说 语言起源的学说 (1)拟声说 德国生物学家赫德尔在《论语言的起源》(1772)中提出。认为人类语言最初是由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而来,此被称为汪汪理论。 缺陷: 1、各种语言的读音并不相同; 2、客观世界绝大部分事物、概念无声可拟; 3、拟声只是一种造词的方法; 4、单纯的拟声词不能构成语言。 (2) 感叹说 18世纪,希腊的伊壁鸠鲁、法国的卢梭等人提出。 推定最初的语言是表达,通常不是很愉悦的情绪反应,如一些感叹词;此种说法被诋毁者称为呸呸理论。 缺陷: 1、语言中叹词数量很少,用扩 大部分语言现象去说明整体语言 的起源,显然是错误的。 2、叹词只表达感情,不能称谓感情。 3、吼叫的声音是对外界刺激的生理上的反映。 (3) 社会契约说 流行于18世纪中叶,以法国的卢梭和英国的亚当·史密斯为代表。缺陷: 1.提法不合逻辑,人们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如何去约定。 2.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存在。 (4) 劳动叫喊说 流行于19世纪7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诺瓦雷为代表。“嗨嘿”理论。缺陷: 1.仅仅是肌肉活动的节奏化的要求是不能产生语言的。 2.喊声如何变为动词,其他词类又是如何产生,这种理论无法解释。 (5) 手势说 20世纪至今一直流行,最早由英国的贝杰特、德国的冯德、荷兰的金纳根等人提出。代表人物是苏联的马尔。 认为语言起源于有语音伴随的手势,举例来说,我们看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时,会作出抚摩肚皮和舔嘴唇等动作,口中同时发出姆姆的声音,显然,这种说法就是所谓的姆姆理论。 缺陷: 1、和事物接触的东西并不一定 就变成事物的符号。 2、手势不具备声音和意义相 结合的基本结构。 3、手势运用起来很不方便。 4、现代聋哑人的手指语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另外,这种观点难以说清楚无声的手势语是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的。 (二)马克思主义语言起源学说 1、语言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关系 语言和人类一起产生,语言的起源是与人类本身的起源分不开的。 2、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需要和可能。 (1)原始人共同的劳动决定了他们创造语言的需要。 劳动引发了创造语言的必要性——人类为了共同协作,在劳动中协调行动,已经到了彼此间非说不可的地步。 (2)劳动是使原始人能够具备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的决定因素: (1) 劳动促进了人的发音器官的改进,使原始人具备语言所必需的声音材料。 (2) 劳动促进了人类思维的产生,使语言所必需的意义要素得以形成。 直立行走—— 手脚分工—— 移居地面—— 扩大了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