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杂说四_马说》和译文和注释.pdf

初中文言文:《杂说四_马说》和译文和注释.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说四·马说 唐代: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祇辱一作:只辱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 食马者通:饲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 即使有名贵的马, 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 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不 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 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 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 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 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 xi 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 华的人。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只 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 pi án)死于槽( cáo)枥( l 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出 名。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食,吃。 或:有时。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石( 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 , 四钧为石。 食马者:食,通“饲”,喂。 其:指千里马,代词。 是:这样,指示代词。 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 能:本领。 足:足够。 才:才能。 美:美好的素质。 外见( xi àn):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表现;显现。 且:犹,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求:要求。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 千里马。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食之:食,通“饲”,喂。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这里指喂饱马, 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 2 ):竭尽,发挥出。 鸣:马嘶。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拿。 策:马鞭。 临: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 其( 1):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2 ):大概,表推测语气。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知:懂得,了解,认识。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