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学义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产生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及代表人物 凯洛夫 杨贤江 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的影响及局限 ;马克思主义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初步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对资产阶级教育的揭露和批判,对机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他们关于教育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综合技术教育以及知识、知识分子作 用等问题的论述;他们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设想和预见,以及为工人阶级子弟争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克鲁普斯卡娅 (1869~1939);加里宁 (1875-1946) ;马卡连柯 (1888~1939) ;凯洛夫 (1893-1978 ); 杨贤江 (1895-1931);《新教育大纲》;第二章 教育的进化;第三章教育的概观;教育是什么;;批判几种对教育的曲解;教育的效能;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 师;一、教师的社会责任;二、教师结社;教师结社的意义;教师结社的必然性;教师结社的障碍;教师结社的可能性;学 生;中国最近学生生活状况及悲哀;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的影响及局限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