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 |西师大版(2014秋) (1).docxVIP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 |西师大版(2014秋) (1).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方程 【课程分析】 ???? “认识方程”是小学阶段学习方程的起始课,大部分版本的教材都将其安排在五年级,且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一定义。日常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集中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围绕这句话展开,着重引导学生从是否为等式,是否含有未知数这两个限制性条件来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以及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应该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句话指出了方程的形式特征,但在形式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重要的思想意义。学习方程的价值在于会用方程解决问题,逐步学会运用代数的方法思考问题,即培养学生代数思维的能力,这一切离不开方程思想的渗透。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学习方程、领悟方程思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是方程思想本身具有抽象性,二是前面四年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用算术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初步感受议程和等式的关系。 2、???????? 经历观察、语言描述、符号表达、分类、归纳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程的作用即刻面现实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师: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我们都上五年级了。你觉得咱们五年级的学习水平跟一年级相比—— 生:水平高多了。 师:好啊,那就请大家来做小老师。最近,一年级的孩子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草地上有7人在踢足球,再来几人,就是10人? 师:有个叫小明的同学是这样做的。(板书7+3=10)对于这种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7+3=10,这里的3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应该用10-7=3(板书10-7=3) 师:你们的意思是,7和10是告诉我们的数,就叫做已知数,而3不是题目中告诉我们的,属于---- 生:未知数。 师:你们是用已知数求出未知数。 师:(再次出示7+3=10,在7和10下面打√,3下面打?)现在,你能看出小明是怎么想的吗? 生:他是想,原来有7人,再来几人就是10人,也就是7加几等于10呢? 师:小明先想7+( )=10,然后想到了3,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不知道的人数。这样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呢? 生:有! 师:对啊,先不去想结果是多少,而是看看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关系理清楚了,再去想结果。 师:孩子们,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蕴含了一个伟大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那什么是方程思想呢?能说说你的感觉吗? 生1: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未知数。 生2:就是先想关系,在解决问题。 师:大家可能一时还说不太明白,没关系,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继续学习。 师:你还能用其它的式子来表示小明的想法吗? 生:7+?=10,7+x=10,7+?? =10…… 师:总之,你们想到的办法就是用一个符号来代表未知数,你们想的办法和数学家韦达想的办法是一样的,他是第一个想到用符号代表未知的量来进行系统计算的。不过,有另外一个数学家叫笛卡尔,他说,你用这个符号,我用那个符号,多乱啊!不如大家统一用几个固定的字母表示吧,其中x就是他选的字母之一,。我们也选用x表示吧。板书:7+3=10改为7+x=10 二、对比交流,构建意义 师:二年级时同学们又遇到了新问题:草地上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踢球,二年级有6人,二年级同学的人数是一年级的3倍,一年级有几人 ? 生:6÷3=2 师:你知道小明同学的想法吗? 生:x×3=6或3x=6 师:小明怎么想到的? 生:二年级的人数=一年级的人数×3 师:****是未知数,***是已知数,看来,未知数和已知数一样,可以写到左边也可以写到右边,两者的地位是同样的。这是这道题中最简单的等量关系式。 师:一年级人数的3倍和二年级人数相等,这就是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等量关系明确了,式子就能很轻松地写出来了。 师:转眼小明同学已经三年级了,又遇到了新问题:草地上原来有一些人在踢球,先来了3人,又走了2人后,现在草地上有8人。原来草地上有多少人? 师:你猜一猜同学们的方法,再猜一猜小明的方法,试着写在练习本上。 生1板书:8+2-3=7 生2板书:x+3-2=8 师:看看这两种方法,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8+2-3=7,是倒过来推想,x+3-2=8是顺着想。 师:说一说想的过程? 生:8+2-3=7是现在的人数+又走的人数-先来的人数=原来的人数 生:x+3-2=8是原来的人数+先来的人数-又走的人数=现在的人数 师:倒着想和顺着想,你觉得哪种关系更简单,更容易理解,为什么? 生: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顺着想更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现在对方程思想理解的清楚些了吗?我们们继续学下去,相信大家的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3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