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史学正南土所.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告提纲 ?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背景 ? 对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基本认识 ? 中国科学院碳收支专项 A 的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课题 ?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课题的研究计划框架 ? 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背景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 三个环节组成 ? 大气 CO2 当量浓度从 280ppmv 上升一倍后 目前大气 CO2 当量浓度约为 380ppmv 全球气温将上升 2 -3℃(目前全球平均气温为15℃) ? 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表现为海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气候增加、 热带传染病北上、粮食短缺、地区冲突增加等 ? 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减排 2050 年将大气 CO2 浓度控制在 500ppmv 的目标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背景 ? 这个理论的核心基础是 气温对 CO2 浓度的高度敏感性 ? 最终目的是控制人为排放 CO2 减少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量 ? 目前这个理论已经走出学术界 被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广泛传布 ? 更成为一部分政治家在国际政治、 外交博弈中使用的工具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背景 ? 2010 年的中国基础数据 煤炭产量: 33 亿吨 钢产量: 6.08 亿吨,占全球产量的近一半 汽车产量: 1800 多万辆,连续第二年世界第一 ? 中国 CO2 排放总量已是全球第一 人均排放量已达国际平均值 ? 从我国现实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方面看 到本世纪中叶前 我们基本不具备总量上 “减排” 的能力 只具备增长速率上 “放慢” 的能力 我国面临严峻的形势 2005 年初 《京都议定书》 生效,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 , 而发展中国家 2012 年 前 暂不承担减排义务 2009 年 12 月 在哥本哈根召开了 “ 联合 国气候变化大会”,会上我国承诺 “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CO 2 排 放比 2005 年 下降 40 ~ 45% ” 要完成任务面临困难 国内态势: 人口持续增加和经 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耗迅速增 加,由此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 还将 持续升高 面临国际压力: 温室气体减排发 达国家矛头指向发展中国家,要 求中印等国在下一阶段承担减排 义务, 中国将成为焦点 温室气体减排 - 我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农田土壤固碳与减排,以抵消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 在《京都议定书》规定可以 通 过增加生态系统碳库 来抵消化 石燃料(煤等)燃烧向大气排 放的碳( CO 2 ) IPCC 认为 土壤固碳 是目前经济 可行且环境友好的减缓大气 CO 2 浓度升高的重要方法 土壤有机碳库库容巨大( 约 15000 亿吨 ),农田土壤碳库 可以通过合适的固碳技术措施, 在 5 ~ 10 年内实现快速增加 当前中国农业生态固碳减排方面 迫切需要解决二个问题: 一是农田土壤 碳库重建(固碳) 一是农田土壤 温室气体减排 实现双赢:减缓气候变化和提高农田土壤生产力 从中国农田实际出发,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巨大 长期定位试验 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潮土)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 秸秆不还田,只施用 NPK 肥料 17 年后土壤有机 C 增加了 21% ? 施用有机肥则提高了 93% 原始土壤 OM NPK 有 机 C 含 量 ( g C k g - 1 ) 河南封丘长期定位试验 1989 2006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有可能吗? ?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最近几年少免耕和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迅速增加 ? 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旱作地转变为蔬菜地(占全国农田总面积的 17% ) 初步研究表明蔬菜地土壤固碳速率要比旱作物地 高得多 传统旱作物地转变为果园 ? 农业水利设施改善,农田投入增加 农田灌溉面积扩大,化肥用量进一步增加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巨大 区域尺度 中国农田管理处在变革期 正赶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土壤固碳时期 中国科学院 碳收支专项 A 简介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院碳收支专项 A ? 专项名称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 院碳收支专项领导小组 组长:丁仲礼副院长;冯仁国局长、庄绪亮处长等 ? 专项首席科学家 吕达仁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 专项、项目、课题和子课题四级进行管理 ? 实施时间: 2011 年 1 月 – 2015 年 12 月 课题概况 院碳收支专项 A 简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XDA0501 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的排放 XDA0502 土地利用与畜牧业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XDA0503 自然过程碳排放 XDA0504 卫星反演的“净排放” XDA0505 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 XDA0506 重大生态工程固碳量评价 XDA0507 典型区域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及示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