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VIP

重庆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高2013届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 说明: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累(lěi)? 磐石??人才济济(jǐ)???黄梁一梦 B.召开(zhào) 赝品??供不应求(gōng) ? 满腹经纶 C.氛围(fēn)??渲泄??一语破的(dì)?? 出类拔萃 D.谶语(chèng)?膏肓? 徇私枉法(xùn)? ?嘻皮笑脸 1、B A黄粱一梦 C宣泄 D chèn 嬉皮笑脸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3G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局势紧张,双方枕戈待旦,摆足了架势。 C.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对这一问题的高见,大家不要客气,姑妄言之吧。 D.“语文科目让我觉得比较难的是繁体字辨析,每个看起来都似是而非。”在参加完2011年复旦“千分考”后,一名考生如是说。 2.B  A “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 B项“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着战斗。用在此句中恰当。 C项“姑妄言之”意思是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表示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常用指自己发言前的自谦 D项“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本句的意思是像是对的又像是错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尽管推进改革30余年,但作为一个转型大国,客观地看,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制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相当多的政策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本居高不下。 B.本次会议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由于会场停车场狭窄,不便停车,请与会人员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前往会场。 C.大会以后,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D.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关键在于美国如何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 3.D A、语序不当。“我们尽管”为“尽管我们” B、搭配不当,”乘坐公共交通方式”改为“采用公共交通方式”。C、句式杂糅。“围绕……为中心”改为“以…… 为中心”或“围绕……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C.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4、A B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 C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 。 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