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是 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是少
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 ,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
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我国 96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 55 个少数民族, 占总人口
的 8.04%。他们人口虽少,但分布较广,并且多居高山、 林 ,地理环
境恶劣。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造就了少数民族体育的多样性。他们
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透着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反
映出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串璀璨夺
目的珍珠。
一、竹杆舞的起源与分类。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
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
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
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
竿舞的形式是: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粗细的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
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
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
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 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
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可见,竹竿舞既是一种艺术活动又,
是一种健康活动。此项活动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
表演时受广大观众赞誉并获奖,第九届民运会上被定为表演项目。在
2002 年 4 月中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竹竿舞倍受青睐,
众多与会佳宾和政要在开会之余,与黎族小伙、姑娘共跳竹竿舞是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放松身心的最好运动。该项目体现了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思想内容健康,同时具
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放性、普及性,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项
目。
竹竿舞分布在很多个民族和地区,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佤族是能歌
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在有福分的老人死后人们跳的一种舞蹈现,
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
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
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
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
快。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
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
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
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苗族竹竿舞。竹竿舞是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
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
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 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
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
进行演出。一般是 8 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著短衣,腰系红绸缎;
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和以一阵阵
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竹竿舞一般
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
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
朴自然。
黎族竹竿舞(打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数百年
前,当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 日盛
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
饭饱后,众人就会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
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
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 习俗在
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已成为一种带有
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
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现在,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
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二章 关税措施.ppt VIP
- 医保药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pdf VIP
- 南京欧陆EV510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使用手册.pdf
- 2025至2030中国畜牧业节能风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 web安全技术-实验六、文件上传漏洞.doc
- 最新2025版工程建设现行标准规范目录清单 .pdf VIP
- 2022年健康管理师《专业技能》备考习题3.docx VIP
- 2022年二级健康管理师考试练习题1.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