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人物写生.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写生的步骤 线描人物写生的步骤同样属于绘画表现技巧的范畴。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绘画没有唯一正确的步骤供学习者遵循。 写生的步骤属于画家本人在实践中的习惯,不同的画家,写生的步骤也略有差异。但追求作品各种因素的平衡,保证 整体的艺术效果,达到表现目的却是写生步骤的共同点。 步骤其实也是一种程式。按程式去做或借鉴程式的意义,可以使学习者学会把表现的激情融入周密的思考之中,在 冷静有序的步骤制约下将客观对象的动人之处按部就班地表达出来。因此,步骤不仅是解决初学者面对生活中的对象 或犹豫不决,而且可以使作品的成功率高一些,有事半功倍之效。 线描人物写生的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观察 观察是构成表现形式的基础。 线描人物写生的观察方法,运用的是将客观与主观融而唯一的意象观察方法。运用客观的观察方法完成对表现对 象的客观视觉探求;在客观的制约下,完成对客观物象的主观艺术夸张与概括提炼。从而达到既强调了表现对象的典 型性,又不完全是客观对象摹拟的表现目的。 线描人物写生的观察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形体特征的观察: 形体特征是人物的整体表象,是每个人的形体特点的形体语言,不仅可以大致体现出他的职业,性格等外在因素, 而且与他的内在气质也密切相关。线描人物写生不把握和表现形体特征,不可能使写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 典型性。 形体特征首先反映在形体比例上。比例是结构状态之间的比较,绘画一般习惯于以头部的大小做为衡量人体比例的 比较基准。传统的比较基准称之为“立七、坐五、跪四、盘三半”,现代人物写生通常将人体高度定为七个半头高。具 体结构为从头顶至脚底,二分之一处为耻骨。下颌至乳点、乳点至肚脐各分为一个头长;躯干为三个头长。肩宽为二 个头长;上肢为三个头长,其中上臂约一点三个头长,前臂约一个头长,手约为零点七个头长;两臂伸展与人体等高; 大腿为二个头长,小腿包括脚在内为二个头长,脚为一个头长。(图 1) 图 1 人体比例示意图 上述人体的比例只是一种共性化的参考基准。人物的个性比例特征却经常体现在高矮胖瘦上,瘦者常显头小腿长, 而胖者往往头大而腿短,种种形体比例上的差异,不一而足。观察时要在对人物的客观认知中看到这些差异,并在变 现中强调这些差异,以共性化的比例做为基准,强调个性的典型性,才能真正把握人物的形体特征。 形象特征的观察: 人物的头部自古至今都是 “传神写照”的重要部位。成年人的头部比例结构,古人称之为 “三停五眼”。头部长度 的二分之一处是眼睛的位置,由眼睛至下颌分为三等份即为三停。一停处为眉毛的位置;二停为鼻子的位置。头部正 面的最宽敞处左右分为五等份,颧骨至外眼角为一眼宽;二眼中间为一眼宽,(鼻翼也为一眼宽)故称之为五眼。鼻至 下颌的三分之一处是嘴的位置;耳的长度与眉毛至鼻底的距离相等。(图 2 ) 图2 人物头部五官位置示意图 形象的共性结构比例关系,在写生中只是一种基本制约,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比例关系与结构特点上的细微差 异,是千变万化的。古人为便于观察记忆,将形象特征概括为 “相之大概,不外八格”。所谓 “八格”。即以象形文字 将人物形象分为“田、由、国、用、目、甲、风、申”八字。“田”是扁形方脸;“由”则上额削,下巴方;“国”是 长方形脸;“用”上额方正,下巴宽大;“目”则头形狭长;“甲”上额方,下巴削,即通常所说的“瓜子脸”;“风” 则腮部宽阔; “申”上额削、下巴尖。以上诸种形象记忆方法,可供在观察时对照参考,以便于把握和夸张人物的形 象特征。 动态特征的观察: 人物动态静止与运动两种类型,线描人物写生以静止动态为主。 静止动态与运动动态虽在表象上有动与不动的区别,但人体运动规律在静止动态中同样存在。运动规律构成了动态 变化,并在表现过程中树立起牢固的动态意识,运用运动规律表现这些变化,从而在表现中掌握运动规律,表现好动 态特征。 运动规律在动态特征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心与支撑面:人具有保持自身平衡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运动即是一个由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回到平衡的反复过程。 保持平衡体现在动态中是重心与支撑面的关系。重心是人体重量的中心,是支撑人体的关键;支撑面是支撑人体重的 面积,是指两脚之间的距离。重心的位置在人体骶骨与脐孔之间,由脐孔往下引一条垂直线,称之为重心线;重心线 的落点在支撑面之内,人体则可依靠自身支撑;如在支撑面以外,则不能依靠自身支撑。(图 3 )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