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基因工程专业,微生物专业,教授、硕士.DOCVIP

姚冬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基因工程专业,微生物专业,教授、硕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姚冬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基因工程专业,微生物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研究兴趣 主要研究领域:(1)生物毒素综合防控生物技术;(2)功能性生物活性物的生物技术;(3)生物量转化关键生物技术。 联系方式 Email: dsyao2001@263.net Tel: 020803, Fax: 020804, 教育经历 1992 .9-1994.07 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硕士研究生 1981 09-1986.07 广东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 大学本科 专业工作经历 2000.04-现在 暨南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科仁)微生物技术研究所 副教授、教授 2001.09-2001.12 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高级访问学者 1986.06-2000.03 广东药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室、病理生理教研室 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论文发表选录 1、A novel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based biosensor for Sterigmatocystin detection. Bioelectrchemistry. 68(2005)131-138。 2、Product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tracellar aflatoxin-detoxifizyme from Armillariella tabescens(E-20)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1,39(5):461-466 3 Construction of cDNA library of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sequences of the clones from the library.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6):65-70 4,重组阿拉伯糖苷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4) 5, Screening of the fungus whose multienzyme system has catalytic detoxification activity towards Aflatoxin B1.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864 (1998) 579-585. 6,Detoxification of aflatoxin B1 by enzymes isolated from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36 (1998) 563-574. 7,Armillariella tabescens Enzymatic Detoxification of Aflatoxin B1 (Part = 2 \* ROMAN II)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864 (1998) 586-591. 8,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Enzymatic Detoxification of Aflatoxin B1 (Part = 3 \* ROMAN III) Immobilized enzymatic Detoxifica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864 (1998) 592-599. 专利情况 1、“一种具有一个具有转化黄曲霉毒素活性的解毒酶及编码该酶的基因” PCT国际专利PTC/CN2005/000050。(美国:11/629,450。南非:2007/00269。俄罗斯:2007103735。墨西哥:mx/a/2007/001935。韩国:10-2007-7001737。以色列:180,694。欧盟4。澳大利亚:2005274578。等共23个国家)。 2、“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及杂色曲霉素的生物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04100280189。 3、“一种具有转化黄曲霉毒素活性的解毒酶及编码该酶的基因” 中国发明发明专利,ZL200410051120.0。 4、“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技术”,中国发明专利,Z5。 5、“一种甘露聚糖酶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0610033307.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