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 (一)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2),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 谨案(3)《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4)之际,甚可畏 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 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5)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 止其乱也。自非大亡(6)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 已矣。强勉学 问,则闻见博而知(7)益明;强勉行道(8),则德日起而大有 功:此皆可使还至(9)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10),《书》曰“茂哉 茂哉(11) !”皆强勉之谓也。 注释 : (1)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 179 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 年(公元前 104 年),西汉广川人,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即董 子故里人。其少治《公羊春秋》,就学于胡毋生,汉景帝元年(公元前 158 年)立为博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5 年)应举贤良策,擢江都(今 扬州)相。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 年)因江都易王刘非的原因罢为中大夫, “掌议论”,居于长安。其间,于家中著《灾异之记》,为主父偃诬告诋毁 朝政而下狱,武帝下诏赦免其罪。不久,复为江都相。丞相公孙弘治《公 羊春秋》不如董仲舒,屡次三番设计陷害。胶西王恣意放纵,多次无故 斩杀朝廷高级官员,公孙弘欲借胶西王之手杀董仲舒,推荐董仲舒任 胶西王相。胶西王知董仲舒德性高尚而未加害。不久董仲舒推病辞职 居家。从此,他无意仕途,不问家业,专事著述。朝廷每有大事派大臣 到其家中征求意见。据史书记载,其子孙皆以学致高官。董仲舒在我 国思想史上有着重大影响,其学说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重。不少 地方为他建祠设祭。清以前,除景州及广川所建董子祠外,董仲舒曾 任江都王相的扬州董子祠最为显赫。据《扬州文化概况》载:“统治阶级 曾在北柳巷设董子祠,先为正谊书院,明正德年间改正谊祠,祀汉丞 相董仲舒。到清代,圣祖康熙赐‘正义明道’匾额,遂改为董子祠。中供 董仲舒像,朱袍象笏、冕旒严然。并将附近的一条街定为贤良街,一条 巷定为正谊巷,另一条巷定为大儒坊(今南柳巷)。过去的盐运司衙门, 本为董子故宅,相传旧有井,曰:‘董井’。明清两朝,盐运使都曾在此建 亭筑轩,景仰前贤。除此之外,江都县还有正谊乡”。《举贤良对策》节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题目为译注者所加。全文共 21 节,1—8 节为第 一次对策的全文,9—14 节为第二次对策的全文,15—21 节为第三次 对策的全文。董仲舒一生著述颇丰,其成名立身之作为《举贤良对策》, 代表性著作为《春秋繁露》,其著作《汉书·艺文志》有录。事迹详见《史记·董 仲舒传》、《汉书·董仲舒传》。今人衡水魏文华、景州刘月峰有董仲舒 研究专著,亦可参见译注者著《景州笔谭》。 (2)情性,情况和本质。 (3)案,同按,审查、研求。 (4)相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关联的所在。 (5)伤败,国家出现天灾人祸或动乱挫折。 (6)亡,通“无”。 (7)行道,遵循“天命”治理国家。 (8)知,同智。 (9)还,音旋,迅速。至,极、最。还至,很快恢复到原来国家大治 的局面。 (10)《诗》,即《诗经》。“夙夜匪解”,朝夕不懈。《大雅·烝民》中的诗 句:“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大意是,日夜工作不松懈,为了周王一个 人。夙,早。解,懈怠,音懈。 (11)《书》,即《尚书》。“茂哉茂哉!”引自《尚书·咎繇谟》。茂,奋勉, 努力。 译文: 陛下您用圣德之音,下达英明的诏书,(听取人们的意见,)希望 明晰“天命”之奥妙、国家之情势、治国所应遵循之规律。这些都不是我 这样愚钝的臣子所能回答得了的。微臣我认真研究《春秋》所记载的、 以前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观察、分析天命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感到十 分畏惧。每当国家将要出现有悖天命的弊政,上天总是先把自然灾害 降临到 间,以警告那些违反治国之道的君主,如果他们不懂得这是 上天的惩诫而看不到自己的过错,上天又会出现怪异天象使他们感到 惊惧,如果他们还不能认识这种变化的危险性,那国家的动乱和危难 就真的来到了。由此可以看出上天是以仁爱之心对待君主并希望他们 检点自己的行为、制止国家可能出现的乱子。除了那些真正的无道君 主,上天都要扶持他们并且用各种办法保护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