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卜 算 子 苏 轼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 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 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 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 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 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 了 诗庄词媚 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品今存《东坡全集》 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 一、简介本词写作背景: “ 乌台诗案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 元丰二年( 1079 ),苏轼因与时任宰相 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 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 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 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 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 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 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 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 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 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 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 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 怀 幽居离索 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 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 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 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 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 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 护自己淳至的精神。其作于同 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 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 1079 —— 1084 ) 时间 词作 诗句 思想感情 1080 《卜算子》 1080 《西江月》 1082 《念奴娇》 1082 《定风波》 1083 《浣溪沙》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凉北望。 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明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幽独凄清 失意自伤 人生空幻 壮志难酬 时运不济 超脱旷达 不畏坎坷 笑看风雨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 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 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 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 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 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 人。 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 失意自伤 低沉苦闷 随遇而安 洒脱旷达 乐观豪迈 积极向上 前期 中期 后期 二、反复品读 , 根据注释疏通词意 , 体会词的意境。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词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译文 残月弯弯挂在稀疏的梧桐上, 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 谁看见闲居的人在月光下独自徘徊? 只有那时隐时现的孤鸿知道我的惆怅。 惊起的孤鸿不断回头探望, 好像充满无人理解的幽伤。 她寻遍了寒冷的枯枝不肯留宿, 却躲到了寂寞清冷的沙洲上。 卜算子 黄州 定慧院 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 漏 断人初静。 谁见 幽人 独往来 ? 缥缈 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注释 ] [ 定惠院 ] 在湖北黄冈县 东南。 [ 漏 ] 古代盛水滴漏计时 之器。漏断,漏壶水滴 尽了,指时已深夜。 [ 幽人 ] 幽居之从,苏轼 自谓。 [ 飘渺 ] 即缥渺,隐约、 悠远的样子。 [ 省 ] 明白。 详细赏析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起笔两句用 白描 手法勾勒出一 幅深秋寒夜图。残月一弯,斜挂于 枝条疏朗的桐树枝上,已经是漏断 人静的时刻了。残月,是人生的残 缺,亦是人世的残缺;桐,不再是 枝繁叶茂撑 起 的整个天地、荫庇万 物的大树,而是一片萧瑟,叶子已 经不在,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残月 的清辉下无语独立;还有那独来独 往的幽人,面对此情此景,情何以 堪 —— 于是,便把自己变作缥缈无 依的孤鸿,在茫茫夜色中孤独飞翔, 不再有“月出惊山鸟”的活泼,只 有那面对寒枝的无奈和由此产生的 无家可归的感伤。饱受传统文化摧 残的苏轼是先知先觉的,他看到了 时代的空虚!于是,便用 残月、疏 桐、幽人、孤鸿营造了弥漫天地间、 挥之不散的清冷 。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更漏断,人初静的时刻, 没有人见到独往来的幽人,更 不会见到无痕无声的孤鸿,更 何况是它的缥缈如梦幻的影子。 也许是太寂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