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课件 文档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1 )劳动生产: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产 品。比如种小麦、蔬菜、养猪鸡鸭等。 ? ( 2 )收益:指的是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 ( 3 )没收:国家根据法律法规采取革命措施 或强制手段,剥夺官僚资本、反革命分子或 违法犯罪分子的财产归国家所有。比如没收 贪污受贿分子的个人财产。 ? ( 4 )无主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比如某人拾得 一宠物狗,一直无人认领,那么经过一定时 间此宠物狗归国家所有。 ? 这些方式都认为财物本身没有所有权人。 ? ( 5 )添附:民事主体把不同所有人的财 产或劳动成果合并在一起,从而形成另一 种形态的财产。 ? 分为混合、附合和加工三种。 ? 混合: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互相渗合,难 以分开并形成新财产。比如两夫妻结婚前 各拿出 200 克金出来共同打成一条项链和 两个戒指。如双方离婚此项链和戒指如何 分?这就是一种混合,两种物混合后已区 分不了原来的模样。又如两袋米混成一袋 等。 ? 附合: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 而形成新财产,虽未达到混合程度但非经拆 毁不能达到原来的状态。 ? 附合与混合的区别是混合已不能区分原来的 物,但附合可以区分原来的物。 ? 如两块金溶成一块就是混合。如甲有一个金 戒指,乙拿自己的钻石镶在戒指上,这个新 戒指就是附合而成。 ? 又如甲有一个房子,乙附在房子旁边建了个 厨房,这是附合。 ? 问题在于新财产应当归谁所有? ? 加工:指一方使用他人财产加工改造为具 有更高价值的新的财产。 ? 比如用一块木材加工成一套家俱;又如甲 拾得一个树根雕成一个艺术品;或者一块 布料加工成衣服等。 ? 加工和附合的区别是加工是在原来一个物 上通过艺术或技术加工变成另一种新的财 产;而附合是两种物粘合或密切结合成新 的财产。 添附中新的财产的所有权的归属 ? 对于新的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应由当事人 协商处理,或归一方所有,或归当事人共 有。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应归给新财产添 附价值量的一方所有,但他要向原所有人 给付适当的经济补偿。如果取得新财产所 有权的一方的添附行为出于恶意,即明知 是他人的财产而进行加工,或有其他故意 或过失行为,则原所有人除有权向他请求 经济补偿外,还有机要求他赔偿因添附所 造成的损失。 案例 ? 1 、甲拾得乙一块木根,经过艺术加 工变成一个根雕艺术品,问此根雕归 谁所有? ? 先双方协商,不成,归甲所有,因为 加工后的新财产价值更高,甲再向乙 给予一定的补偿。 案例 ? 2 、潘家女儿 —— 定婚 — - — 陈家儿子 陈家有房,潘家出钱进行装修并在原 建筑物基础上加建一层,装修好后两人 不合不再打算结婚。 ? 问:加建的楼房应当归谁所有? ? 这是添附的相关案例。 ( 2 )继受取得 ? 又称传来取得,是指基于原所有权人的所 有权,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取得原财产所有 人的财产的所有权。 ? 继受取得包括买卖、赠与、继承等。 ? 继受取得的财产所有权一般从财产交付起 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规定 的除外。 ? 不动产的产权转移必须经过登记。 第五节 善意取得制度 一、善意取得概述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转让人 通过法律行为转让他人动产时,善意受让 人从取得该动产占有之时即取得该动产所 有权的制度, 善意取得的后果是原所有权 人不得请求受让人返还原物,而只能请求 转让人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 ( 试行 ) 》 第 89 条规定 : “ 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 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对于赃物、拾得物不能善意取得。 如:甲有一只手表交给乙保管,乙转手以市 价卖给了丙,丙并不知道乙对手表无所有 权,丙可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手表的所有 权。 二、善意取得的要件 1 、出让人无处分权; 2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 3 、取得的财产必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 动产;善意取得不适用不动产; 4 、受让人必须通过交换而取得财产, 即受让人不得无偿获得财产。 甲 ——— 交给保管 —————— 乙 —— 宠物狗 带到公园散步走失了 女朋友王某 送给 丁 卖给 丙 拾得 为什么丙、丁、王某不能取得狗的所有权? 理由是:丙拾得宠物狗应返还失主,并不因为 拾得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