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位前贤晚上好,后学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个题目,叫做“见贤思
齐,向道思齐”,然后副标题是“跳出以人为本重读《论语》”,很多人可
能都会认为《论语》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世的一本书,
上次李兄也提 说修行要“以人为本”,那今天后学就像从另一个角度,
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论语》,解读《论语》。
接下来我们先来谈谈以人为本的 问题,请问大家,所谓的以人为
本是以肉身为本还是以灵性为本?我们先假设是以肉身为本,然后来
看下一位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说的话:“人生就像一个钟摆,钟摆的
一端是“痛苦”,另一端是“无聊”。当一个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便会感到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后,又会 得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
和“无聊”之间不停地摇摆。”就是说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这个肉身的
欲望,而这个肉身它永远都不会“知足”,一旦被满足它就会继续膨胀,
直到有一天你无法满足它的时候,它就会开始痛苦,开始煎熬,甚至
反抗。因此我们要想摆脱这种痛苦,离苦得乐,只能以灵性为本,放下
那些梦幻泡影,放下那些所谓的“享受”,才能得大自在。
接下来我们正式来看《论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
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一以贯之”,另一个是“忠恕”,由于时间关系,我
们今天就只分享“忠恕”。请问什么是忠?忠于丈夫?忠于国家?忠于
民族?这些都只是表相上的忠,我们真正应该忠的对象是“ 自性”,就
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句话是六祖慧能大师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
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就是说,万法不离
自性,如果你的自性迷失了,然后去忠于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那是着
相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永
远活在颠倒梦想之中,无法自拔。然后什么是恕?恕就是:不见时间过,
这段话也是出自于《六祖坛经》:“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
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真正的修道人一定不会整天去指责别人,而是反观自在。孟子也说过: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他说一个仁者做事就好比我们拿弓射箭,先把身体放端正,摆好的姿
势把箭射出去,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去嫉妒和怨恨那些射中的人,而
要反省自己。一旦你把目光盯在别人身上,去责怪别人,就会心生烦
恼,烦恼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对立、对抗,最终整个虚空法界就
永无宁日。因此我们看到,“忠恕”二字既是为人处世之道,更是解脱
之道。
然后我们看这一段,“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
们先来看这个“惑”字怎么写?上面是一个或者的或,表示有多种可能
性,底下是一个心,就是说当你的心广阔到能够承载一切可能性的时
候,你就不惑了,反之则会迷惑。所以说 :包容即不惑。我们来看孔子
说的这句话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还是之前说的,不要一天到晚去
批判别人,不见世间过。然后我们看“忧”,这里后学选了《孟子》的一句
话来对比一下:“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那我们到底该忧还是
不忧呢?孟子说君子有终生之忧,他是拿自己和舜相比,舜为法于天
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就是见贤思齐嘛,
以圣人为标杆,时刻想着提升自己的德行与学问,除此之外再无值得
忧愁的地方。孔子这里所讲的“忧”是指“一朝之患”,那仁者不忧就是:
仁者无一朝之患。再来看勇者不惧,下面这段话是孟子见齐宣王的时
候说的,“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
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
大之!” 因此我们要好大勇,像周文王、周武王,他们一发怒,天下就
安定了,如果大王能够像他们一样,用你的勇敢匡扶正义,使百姓安
居乐业,那百姓还唯恐你不好勇呢!最后我们看《道德经》中的一段话,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由此我们看到,
以慈悲为前提的勇才是大勇,才能长久,如果没有慈悲而好勇,就是
匹夫之勇。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问题,或曰:“以德报
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这是孔子的主
张,孔子认为如果这个人对你不好,你还对他好,那会更加助长他的
习气,同时对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而言也不公平。而老子则认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