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认同人的生物属性同时,兼顾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其他因素,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及行为方式。
3. 三级预防
(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脑血管病。
(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五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疫情早报告,病人早隔离,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阻止病程进展、防止蔓延或减缓发展的主要措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高血压。
3.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4.人类与环境
统一性,对立性,可持续发展
5.环境污染物发生放大条件
A.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b.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c.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损害d.在生物放大过程中,通过食物链进行
6.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进入环境,其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汞。
二次污染物: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事件:甲基汞,水汞事件;镉,富山事件(痛痛病)
7.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8.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
9.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胃肠道中的酶所消化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
10.三种能量供给比例:蛋白质占总热能,10%~15%;脂肪供能占总热能,20%~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5%~65%.
11.必须氨基酸EAA: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12.优质氨基酸:动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较接近
13.参考蛋白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在比较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常作为参考蛋白质
14.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使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氨基酸
15.蛋白质互补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从而达到以多补少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16.蛋白质来源:主要来源;粮谷类食品(米.面);良好来源,(优质蛋白)蛋、奶、禽畜鱼肉、豆类。
16.脂类食物来源:a.动物性,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b.植物性,油料植物和粮谷累
16.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粮谷累和薯类食品
17.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18.膳食纤维食物来源:膳食中淀粉的来源主要是粮谷和薯类食物
19.钙缺乏症状: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松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抽搐等
铁缺乏症状:缺铁性贫血,冷漠呆板
缺碘症状:大脖子病,呆小症(克汀病)
20.维生素缺乏症状,食物来源:
脂溶性
A夜盲症,毛囊过度角化症; 肝脏,鱼肝油,蔬菜,水果,胡萝卜素
D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 鱼肝油,强化奶,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
E红细胞脆性增加、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食物,菜子油
K儿童: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成人凝血障碍; 肠道细菌合成,绿叶蔬菜,大豆,动物肝脏
水溶性
B:1(硫胺素)脚气病; 动物内脏,瘦肉,坚果,蛋类,豆类。
2口腔-生殖综合症; 动物内脏,无脂牛奶,绿色蔬菜
5糙皮病,腹泻,痴呆,皮炎,“三D”症状; 海鱼,牛肉,蘑菇,鸡胸脯肉
6.皮炎,舌炎; 肝脏,豆类,水果,奶类
叶酸 .DNA合成受阻,精神萎靡,健忘,失眠,阵发性欣快症,胃肠道功能紊乱,生长发育不良; 肝,肾,马铃薯,豆类,麦胚
12(抗恶性贫血病维生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肉类,鱼类,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