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中医耳鼻咽喉科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耳鼻咽喉 用绳命整理资料—侯Sir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名词解释 1.旋耳疮:指因风热湿邪犯耳或血虚生风化燥所致的外耳道或旋绕耳周而发的湿疮,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主要特征。相当于外耳湿疹。 2.断耳疮:指因耳郭损伤染毒,火毒上炎所致的耳郭红肿疼痛、溃烂流脓,甚至软骨坏死、耳郭变形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耳郭化脓性软骨膜炎。 3.黄耳伤寒:由于脓耳失治,邪毒壅盛,深入营血,内馅心包,引动肝风而致的,以寒战高热、头痛神昏、颈项抽搐等危重症为特征的脓耳辨证重候,若治之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相当于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4.耳后附骨痈:指脓耳邪毒炽盛、侵蚀耳后完骨而形成的痈肿,以耳内流脓、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或溃破流脓为特征。相当于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 5.喉痹:指因外邪壅遏肺胃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所致的以咽喉或咽部不适感,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咽炎。 6.乳蛾:指邪毒积聚喉核或脏腑虚损、喉核失养所致的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喉核红肿,表面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相当于急慢性扁桃体炎。 7.梅核气:为咽喉中的异常感觉,如有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相当于咽神经官能症。 8.急喉风:是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以咽喉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语言难出,声如拽锯,汤水难下为特征,甚者发生窒息而死。 9.喉喑:外邪侵袭或脏腑虚损、喉失濡养所致的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喉部疾病。相当于急性喉炎等。 10.金破不鸣:喉瘖实证者,多由风寒、风热、痰热犯肺,肺气不宣,邪滞喉窍,声门开阖不利而致。 11.金实不鸣:喉瘖虚证者,多由脏腑虚损,喉窍失养,声门开阖不利而致。 简答题 1.听觉的空气传导。 空气传导的过程:声波 锤骨→砧骨 ↓ ↑ ↓ 耳郭→外耳道→鼓膜 镫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节→螺旋器→听神经 →听觉中枢 空气振动  传声变压 液体波动 感音 神经冲动 综合分析 (外耳) (中耳) (内耳)   (大脑皮质) 2.咽喉与脾胃的关系。 答:1)所属关系:咽下接食道,与胃相通,为胃系之所属。 2)生理关系:咽为胃之通道,其生理功能为司饮食吞咽。 3)病理关系:胃为燥土,性喜润恶燥,故当其发生病理变化,多为火热上炎于咽喉。 4)治疗关系:不少咽喉病症,可从脾胃论治。临床上针对咽喉病常有清胃泻火,利膈通便,补中益气,养胃生津等治法。 3.如何正确的擤鼻。 答:1)先擤一侧的鼻涕:如果同时擤两侧的鼻涕,容易增加鼻腔的气压,加重耳朵的负担。因此因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起,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 2)采用上身向前倾的姿势擤鼻涕:由于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而引起鼻窦炎。采用身体略向前倾的姿势,有利于将上颌窦内积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 4.耳胀和耳闭的外用药。 答:(1)滴鼻:使用具有疏风消肿、通窍作用的药液滴鼻,使鼻窍及耳窍通畅,减轻堵塞,并促使耳窍积液的排出。常用药有鼻炎滴剂、1%麻黄素滴鼻液等。 (2)请除中耳积液:酌情采用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或鼓室置管术。 (3)咽鼓管吹张:可用咽鼓管捏鼻鼓气吹张法,也可用咽鼓管导管进行通气吹张。 (4)鼓膜按摩:用鼓气耳镜放入外耳道内,反复挤压、放松橡皮球,引起鼓膜运动。 (5)理疗:超短波理疗,氦一氖激光照射均有助于中耳积液的吸收。 脓耳的外用药。 答:1)清除脓液:可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促使引流通畅,有助于局部药物的使用和吸收。也可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清除脓液。 2)滴耳:一般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药液,如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滴耳液。 3)吹耳:一般用可溶性药粉吹布患处。吹药前应先清除耳道积脓及残留的药粉。如头孢类药粉。 4)涂敷:脓耳引发耳前后红肿疼痛,病情较轻者可用紫金锭磨水涂敷,或如意金黄散调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效果。 5)滴鼻:脓耳患者常因鼻塞流涕导致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可用芳香通窍的滴鼻剂滴鼻液。 6.耳眩晕病因病机,诊断要点。 答:诊断要点;1)病史:本病大多有反复发作史,可

文档评论(0)

Wo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