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吕镇历史文化情况介绍
蒲 吕镇位于 铜梁 东部,全镇幅 员面积 67 平方公里,一般海拔
300-800 米之间。辖 13 个行政村、2 个社区、206 个合作社,总人口 3.8 万
人,是铜梁“工业和城市发展区”、铜梁城市拓展新区、铜梁副中心;是渝
西著名的工业强镇,重庆市级中心镇。
一、 蒲 吕镇沿革
蒲 吕镇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镇域已有 类聚居,清康熙六十
年(1721)建场,清乾隆四十年(1775)因有蒲、吕二姓设店,故名为蒲 吕场,
民国八年(1917)改场为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划字藏、铜炉、歇马、
康 、善心和旧县的沙坝、坪坝、青山、铜鼓村置岚峰乡。1989 年 10 月蒲
吕乡、石虎乡合并为蒲 吕镇,2006 年 10 月岚峰乡合并到蒲 吕镇,蒲吕镇
山川锦绣,物产丰富。镇东南地处毓青,山上有白云石、方解石、石灰石、
煤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西北部有小安溪河。水源充沛,气候温和,农业发
达。
二、文化设施
蒲 吕镇文化底蕴深厚,渊源流长,蒲吕场被称为戏窝子。解放以来,
纸扎工艺、川剧座唱、民间歌舞、誉满渝洲。2009 年建成了面积达 322 平
方米的综合文化站 1 个,设施设备齐全,建有多功能排练厅、图书室、培
训教室、 电子阅览室、办公室等功能室。目前全镇建有文化健身广场 1个、
农家书屋 13 个、农家书屋外借点 39 个、社区文化活动室 1 个,农民体育
健身工程 9 个,全民健身路径 1 套,塑胶篮球场 1 个安装了直播卫星工程
设备 639 套,有网吧 2 家。
三、文艺人才队伍
2009 年,县编办按照我镇服务人口、面积和功能核定了 3 名文化服
务中心编制。目前,在编 员有朱宏、黄晓琴 2 人。朱宏、黄晓琴是《龙舞》
县级非遗项 目传承人。因工作需要,2013 年开始他们均未从事文化工
作 ,由周运芳担任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现在 岗 员 1 名。有业余文艺团
即葫芦社区枫叶艺术团 1 支,此艺术团包含了操舞队、剑舞队、腰鼓队、
太极拳队等业余文艺队伍,现有团员 50 余人。
二、 群众文化活动
在每年庆祝、纪念重大节日,组织单位、群众开展了有歌舞、相声、腰
鼓、声乐、器乐、太极、川剧演唱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了欢
乐喜庆的节 日氛围,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同时积极参与县里举办的各项
文体活动。近年成功创编了非遗节目《黄荆龙》。2011 年 12 月,我镇自编
自演的非遗项目《黄荆龙》参加第二届中国·铜梁龙灯文化艺术节“一镇一
品”文艺演出,获得三等奖。2014 年 2 月,参加铜梁区“一镇一品”文艺展
演获得二等奖。
《黄荆龙》:是历史最久的民俗活动之一。源于古代舞龙求雨的习俗。
甲骨文卜辞中,有关于求雨舞龙的真实记载,那是在古人眼里,龙是能
行云布雨的神物,是掌握着行雨大权的云雨之神。铜梁黄荆龙舞,就是
祭祀娱神活动之一。又名“水龙”。端午时节,遇天旱之年,群众用当地生
黄荆扎制成龙,上街玩舞,祈祷上天下雨,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舞
龙人上身赤膊,短裤、草鞋,头黄荆圈作帽。沿街百姓、门前水缸盛水,黄
荆龙到时,用瓢舀水,向舞龙队泼去,取雨落之意。铜梁玩黄荆龙则要玩
到岚峰康龙洞去求雨。现在黄荆龙已经由娱神转变为娱人的群众文化活
动,去掉封建迷信因素,取其就地取材,容易举办,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
五、民间艺术
(一)业余川剧队。蒲吕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期间以蒲吕、
庆隆为主体,成立业余川剧宣传队,在蒲吕、岚峰、庆隆、全德、新兴、旧
县等地巡回演出,受到群众欢迎。以后在茶园、文化活动室开展川剧座
唱。
(二)民歌、民谣收集整理。蒲 吕文化站收集整理民歌 11 首,其中有
儿歌 5 首、山歌 6 首。岚峰文化站收集整理民歌 9 首。两乡镇文化站都收
集了气象谚语、农业谚语、副业谚语、林业谚语、卫生谚语、处事谚语 160
多条;收集整理歇后语 85 条。蒲 吕文化还收集整理了谜语 18 条,字谜 10
条,方言 20 条,对联 14 条。收集整理的民歌民谣,对联大多为新创作品,
谜语也有根据新事物新创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厚
的地方色彩。
六、历史文化资源
(一)帝主庙
帝主庙位于蒲 吕镇街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J611-4图集—金属结构大门.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鲁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CSP-J2-第二轮比赛-C++试题 .pdf VIP
- 完美健康观念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基本标准表.doc VIP
- 妊娠期母儿健康管理新策略题库及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 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简章.pdf VIP
-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1).pptx VIP
-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AI生成式案例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VIP
- 【算法】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