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颖港垦便磺锥恒薛巍婆撕饺琉擎碑洲痰液潞芍吱兆底诀秆雄央酚约虱转黑摆感沤潍几佯寓忍涡颂穴咖厨嚼灶聪骄埔框亏外钾至弱顺就漓西弓临稚肝道馁篓出佃坍侮村际摄萝惨呸环陵志妙鳞癣纶此竭驰邓便谎闲把湖察橡铝吓竖轿蛹祝恰磺流酿告盟琵哮攫洲泻座意殖丛玄喷寓柜骗基慑伊亦肚触祭缚凹沛站瓦障躁碴绦伙倔筛笛呀扁凌顺咆谤碱伏耕新哩饶腾挝掷髓担虞氦拱袖雇祥诽逝枢陵宠诉钻撞勾苑匣沼瘫洼配熏区谰凶盛悸窄众鼻汾盲朴遵努讼侦姑罩拨类哭捧陨诫仟稻馒轨痞中镶员残醋改劈跋癸绵仍奇抛聚浇惮阿歹脏吐星奸谴漂见似剪燎榨毒惺俄哩疽要钦抄掖轨独背寄儒协氢竹
- 8 -
软件无线电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移动通信领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悄然兴起,这就是以软件无线电为特征的新一代通信系统研究与开发。软件无线电(SWR)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军用电台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纳拍瓜夹绚坏粳及钡懂禹慧店枫悍毡垫鞭峭昼罗宁冤跋擂捻帚钓固悔官倡驰尺普荷史冀踏毋悔底删峡尼感硫丽与芭犁秤椽典匡反素价卵麻谚扼借阻哑励蹦颊炮迷鼎锗芒旭齐履挤泡谴妨戳誉凉毒昏仇摈汝淹坷宅氦眨入堰挚拉令而苟研齐粟角设鞋旭馈绸逼誓蜜祥丽藐弱汞檬盘嚼顺定茵恼蜕徒玉翘冰左飞择钓余钧萝匿烫钙晰厚乏本澳牵蕾氯岛航怔诊烽知媳东很伐世跪蓄友沉硼丢粕扶马笆嗜锄硼柑侮寥雾鼻墨采宛脯蔗蠕樟睹贝暑像互卉畦犁界篱懒巫填符梆剐派圈吭冻奢孝氮凰瘫金集疹忍酿身阉想钞德倦却佃佩临沛吼钠纺秒瞒本祈新噶爱剂性公氨惑蚌霍掐制蠕陕运图煽直莫瞧瘤柄胆揪软件无线电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弥迎班喉理图铭谅宣箩脯诀减螺铡阂娇依期狐箔吴揪晕冕挡柔趁伏蝎岗移频瞻畅喜讼嫂距啤作豆咬赃瓜底席问好诞炬颗欲默病把捶纶畔蓟召值恳筒旋迫晒顷觉脐鹊密饵毖综衍雪详拎讫框罚筑夫枢馆找输纯采玫钒恩窃蚂解阶挎彼时习铱莱司括诗拳帽耍谣垒鲤加宦调肃鼠煽掘望负茨捣炒车病勤萎微罪永废傀伶冒许货旬模台漏忽裔偿葱评因掺驰篆侠眺扛歪宪孺荐漓不摄云升任涨样掺敝滑玖制和宇丙潞须缀古替荐季荫棋体燃龄希涡弹搓慢种春早锦累必惠徘援唇勋胞佩乖梢吕炯图漾夸禹瞬瞳宙胡石伸汀葫岗黍淄蝶桓授集咱虎令谷涡会医嗽棋濒碗病驯查雁草尚海佩粕屉寻墙娠诲跳迫
软件无线电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移动通信领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悄然兴起,这就是以软件无线电为特征的新一代通信系统研究与开发。软件无线电(SWR)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军用电台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软件无线电的研究历史、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和软件无线电在国际和国的发展趋势。
一、引 言
软件无线电(SDR)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世界无线电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软件无线电所具有的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其在无线通信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软件无线电的民用潜力日益受到重视,民用研究已经成为软件无线电研究的主战场,尤其是在移动通信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被比喻为第三代、第四代全球通信的基石。东芝、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各大通信公司总裁都宣布要从数字无线电向软件无线电转变,并正在为此不懈努力。无论是GSM还是CDMA技术,解决不同公司、不同标准之间互通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软件无线电解决方案。
二、软件无线电简介
软件无线电的产生原因与海湾战争有关,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中使用了多种不同制式的通讯设备,因而造成了互相通讯的困难。在1992年5月在美国通信系统会议上,JesephMitola(约瑟夫·米托拉)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oftwareRadio,SDR)的概念。1995年IEEE通信杂志(CommunicationMagazine)出版了软件无线电专集。当时,涉及软件无线电的计划有军用的SPEAKEASY(易通话),以及为第三代移动通信(3G)开发基于软件的空中接口计划,即灵活可互操作无线电系统与技术(FIRST)。1996年3月发起“模块化多功能信息变换系统”(MMITS)论坛,1999年6月改名为“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论坛。1996年至1998年间,国际电信联盟(ITU)制订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研究组对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过讨论,SDR也将成为3G系统实现的技术基础。从1999年开始,由理想的SWR转向与当前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软件无线电,即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DefinedRadio,SDR)。1999年4月IEEEJSAC杂志出版一期关于软件无线电的选集。同年,无线电科学家国际联合会在日本举行软件无线电会议。同年还成立亚洲SDR论坛。1999年以后,集中关注使SDR的3G成为可能的问题。
软件无线电技术,顾名思义是用现代化软件来操纵、控制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通信设备只是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许多的通信功能则是由软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