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救新进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外按压:指征 经过 30 秒有效 的正压通气后 心率仍小于每 分钟 60 次 胸外按压: 2 人操作 一人按压胸廓 一人进行通气 胸外按压:拇指或手指的放置 按压胸骨下三分 之一段 避开剑突 胸外按压:拇指法 拇指按压胸骨 其余手指支撑 背部 胸外按压的拇指法应用于小婴儿(左 胸外按压 ? 压力必须用在胸骨上 胸外按压:双指法 一只手的中指和食 指或无名指的指尖 按压胸骨 另一只手支撑背部 胸外按压:双指法 胸外按压:按压力量和深度 ? 按压的深度应为前后胸直径 1/3 左右 胸外按压:方法 正确的胸外按压(放松期手 指不离开胸部) 错误的胸外按压(放松期手 指离开胸部) 下压的时长短于松开的时长 胸外按压:配合通气 胸外按压: 配合通气 4 个动作 1 个周期,应耗时约 2 s 。 每分钟应有 120 个 “ 动作 ” 左右( 90 次按压和 30 次呼吸)。 胸外按压:停止按压 经过 30 秒的按压和通气后,停下来测 6 秒钟心率 胸外按压:新生儿无改善 经过 30s 正确 的通气和胸外 按压后心率仍 60 次 /min ,则 使用肾上腺素 气管内插管:指征 羊水胎粪污染且婴儿不是有活力的 正压通气需要延长 气囊 — 面罩通气效果不佳 胸外按压需要 需要注入肾上腺素 特殊指征:早产儿,注入表面活性物质, 膈疝 气管导管型号和插入深度的选择 ? 体重( g ) 导管内径( mm ) 唇 - 端距离 a(cm) ≤1000 2.5 6 ~ 7 ~ 2000 3.0 7 ~ 8 ~ 3000 3.5 8 ~ 9 > 3000 4.0 9 ~ 10 插管的准备工作 准备复苏气囊和面罩 打开氧源 取听诊器 剪好胶布或准备气管导管的固定器 喉镜的准备工作:设备 选择镜片型号: --0 号用于早产儿 --1 号用于足月儿 检查喉镜的亮灯情况 连接吸引器,调节到 100 mm Hg 使用大号吸引管 (≥ 10F) 吸引分泌物 小号吸引管用于气管导管 气管内插管:解剖标志 ? 喉镜所见的声门和其周围组织 气管内插管:新生儿摆位 ? 正确 (上) 和不 正确 的 (中 和下) 插管 位置 气管内插管 : 寻找解剖标志 声带看起来象竖直条 带,或象倒立的 “V” 下压环状软骨可以帮 助暴露声门 可能需要吸引分泌物 气管内插管:影像学确认 气管内导管正确的放置,管端在 气管中央 气管内导管不正确的放置,管端在右 侧主支气管内。注意左胸的塌陷 气管内导管正确的放置,管端在气管中央 气管内导管不正确的放置,管端在右 侧主支气管内。注意左胸的塌陷 复苏的基本程序 ? 评估 - 决策 - 措施的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 复。 ? 评估主要基于以下 3 个体征:呼吸、心率、 氧饱和度。 ? 通过评估这 3 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 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 一步骤最重要。 新生儿基础复苏的内容和重要性 ? 主要包括初始步骤、正压人工通气、气管 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及药物治疗五大部分 ? 初始步骤和正压人工通气是最为重要的复 苏步骤,也称基础复苏技术。 ? 基础复苏是新生儿复苏术中最关键和最重 要的部分。 有关用氧的推荐 ? 建议空气 - 氧混合仪以及脉搏氧饱和度仪。 ? 无论足月儿或早产儿,正压通气均要在氧饱和度仪的监测 指导下进行。 ? 足月儿用空气进行复苏,早产儿开始给 30 ~ 40% 的氧,用 空气 - 氧混合仪根据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如暂时无空 气 - 氧混合仪可用接上氧源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除储氧袋 (氧浓度 40% )进行正压通气。 ? 如果有效通气 90S 心率不增加或氧饱和度增加不满意,考 虑氧浓度提高到 100% 。 ? 脉搏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导管前位置(即右上肢, 通常是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在传感器与仪器连接前 ,先将传感器与婴儿连接有助于最迅速地获得信号。 初步复苏步骤 初步复苏步骤 保暖 防止体热丢失: ? 将新生儿放在辐射热 源下 ? 全身擦干 ? 拿走湿毛巾 通畅气道 ? 新生儿仰卧 ? 轻度伸仰颈部 ? “ 鼻吸气 ” 体位 ? 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 通畅气道 清理气道 ? 先吸引口腔,然后是 鼻子。 M 在 N 之前。 擦干,刺激呼吸,摆位 ? 擦干并拿走湿了的被 单 ? 以防止体热丢失 ? 重新摆头位 ? 以保证呼吸道开放 触觉刺激 有潜在危害的刺激方法 ? 拍打婴儿背部 ? 挤压胸廓 ? 迫使大腿贴到腹部 ? 扩张肛门括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