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的杜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忧国忧民的杜甫 ——任可 还记得那个茅屋为秋风所破,有气无力的追着南村群童的垂垂老矣的落魄杜工部吗?正是这么一个满身是病,苟延残喘的老朽道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如此宽广博大的胸怀壮志;还记得那个为了生计被迫接受参军但仍把自己的小儿子饿死的无用的父亲杜子美吗?但正是这么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却用辛辣的笔法与同情的悯怀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诗句。 杜甫,他没有李白的那种飘逸洒脱,因为他多了一丝对广大群众的怜悯,他也没有王维的“诗在画中游”的浪漫与优美,因为在他的眼里蔓延的是疮痍遍地的哀嚎痛哭。 杜甫他没有李白那样的好运气,既生的好世道,又落户富贵人家,他生在唐朝衰落的安史之乱,更出生于一个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没落氏族。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读书人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一次次又一次次仕途的失意使杜甫对那些当权的小人奸臣深恶痛绝,于是他前期的很多作品都揭露了统治者与当权派的丑恶行径。也许他是在为自己的郁郁不得志而愤懑,但我相信这么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更多的是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与身处这么一个乌烟瘴气的社会的无奈与愤恨。 安史之乱如一场飓风无情的破坏着这个国家的政治机器,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使是逃难他仍不忘投奔肃宗,在他看来无论国家发生什么忠君爱国永远是第一要紧的。途中他当过战俘,住过茅屋,忍饥挨饿,但依旧忧国忧民,关心时局。 他终于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我待君王如初恋,君王视我如草芥。”统治者的冷酷无情,世俗昏庸彻底伤了他的心。 既得无职清闲,难耐独处寂寞,乾元元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在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他的写作,“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的节操,“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他对百姓的同情是“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他对朝廷的腐败是“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他对收复山河殷殷期盼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就是杜甫,一个为国,为民操劳一辈子的诗人,他的死是个谜,无人知晓,但我希望他是被带到了一个永乐国,那里没有战乱,没有饥饿,他可以为这个国家奉献一生,他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一个好觉。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