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第三部门4讲课教案.ppt

第11讲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第三部门4讲课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第三部门 参考文献 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data/log/02/020815/5.html 李友梅:“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 .hk/wk_wzdetails.asp?id=3294 朱健刚:“空间竞争、权力冲突与社区认同——关于上海社区的一项案例调查” 邓国胜:“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 .hk/wkgb.asp 康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 /discourse/article_show.asp?typeid=1articleid=1123 第一节 城市社区的分析框架 一、农村社区——城市社区比较 二、涂尔干的框架 社会分工论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三、韦伯的框架 消费型城市和生产性城市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一、传统中国城市 曾经规模巨大,但随政治的变迁而兴衰 消费型城市为主 原因:帝国的结构决定了 基层收入有限 农村自给自足 贸易困难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二、甲午战争后城市化进程举步维艰 上海、广州、汉口等沿海沿江城市畸形快速发展 其它城市发展几乎停滞 对农村的正面辐射几乎为零 城市化早期的弊病一应俱全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三、建国后:计划经济,一种强力的工业化模式 通过保持农产品对工业品的相对低价并控制所有企业,这种体制利用全部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和中央计划来获得国有工业部门的高利润。国有企业的高利润被用来模仿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重工行业比轻工行业更高的增长率。这种工业发展模式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所创造。依据史和杨的斯密模型,重工业的高增长率通过增加生产的迂回生产链条和生产资料行业的收入比重来实现,这是劳动分工演进的一个方面。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2. 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和中央计划体制被用来组织综合性的工业投资规划,这些规划在对多种工业品的市场还不存在时,同时创立了许多非常专业化的工业企业,这种综合性的国家投资规划引发了劳动分工网络规模的大跳跃,这表明了高度专业化的工业行业种类的跳跃。这种综合性的国家投资计划在1930年代的苏联,是通过雇用许多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家制订的;在1950年代的中国,是在来自苏联和东欧的专家的援助下完成的。这种综合性的国家投资规划十分有效地利用了关于劳动分工的有效模式和劳动分工的产业网络效果的免费组织信息。其特例就是1950年代中国的694个大型工程项目和苏联援建的156个关键工程项目的规划,这个规划在很短时间内,在许多高度专业化的企业间成功地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劳动分工网络,当时还没有那些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资料的市场。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3. 中央计划当局相当系统地模仿工业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生产线,资本主义公司里经理人、司库和会计之间的制衡机制,泰勒科学管理(在中国被称为定额管理)以及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出来的其他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同一财产的处置和收益权在各工业部、财政部、国家银行、计委、物价局、物资局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分配,政府建立起这些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中央计划当局通过这种制衡机制对整个经济建立起一个相当有效的控制机制。最高层政府和党的官员共同对计划体制运转的剩余有索取权。因此他们有激励运作这个体制来最大化剩余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4.中央计划局在缺乏中间要素市场的情况下,使用一套物资平衡表和一个试错调节的程序来使商品的供需平衡。它不能确定对消费品的最终需求,也不能提供使参与者显示其私人信息的有效激励机制,罗兰指出,通过中央计划的动态试错调节过程得到的均衡是无效率的。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5.总结:计划体制下的运作模式: 中央计划经济 户籍制度 单位制 农村公社制度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 5.总结:计划体制模式的维模要求: 共产主义思想和雷锋精神 高层领导者:无所不能不偏不倚 中层管理人员:无私和奉献 基层民众:服从和奉献 文化大革命和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速 1.双轨制改革模式:自由和限制共存 允许农民进程,但保留户籍制度 允许个人经商,但依然有垄断行业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 劳动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制度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速 2. 目前城市社区研究热点 “浙江村” 农民工问题 居民小区管理:物业和业主委员会 中产阶级 NPO / NGO 第五节 公民社会的标志:中产阶级和NPO/NGO 中产阶级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主流力量 中产阶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彻底解体,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橄榄形结构转型的结构性因素。 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因素。 中产阶级最希望社会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