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谱分析》
第四章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核磁共振氢谱
Ⅱ核磁共振碳谱
Ⅲ二维核磁共振谱
I核磁共振氢谱
4.1.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42.核磁共振仪与实验方法
43.氢的化学位移
4.4.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
4.5.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4.6.自旋系统及图谱分类
4.7.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前言
过去50年,波谱学已全然改变了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生
物医学家的日常工作,波谱技术成为探究大自然中分子内部
秘密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手段。NMR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研
究分子性质的最通用的技术:从分子的三维结构到分子动力
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性和超分子集体、有机化学的各个
领域。
1945年 Purcell(哈佛大学)和 Bloch(斯坦福大学)
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他们获得1952年 Nobel物理奖。
1951年 Arnold发现乙醇的NMR信号,及与结构的关系。
1953年美国 Varian公司试制了第一台NMR仪器。
NMR近二十多年发展
1.高强超导磁场的NMR仪器,大大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
2.脉冲傅立叶变换NMR谱仪,使灵敏度小的原子核能被测定。
3.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多脉冲激发方法采用,产生二维谱,对
判断化合物的空间结构起重大作用。
4.英国R.R. Ernst教授因对二维谱的贡献而获得1991年的 Nobel
5.瑞士科学家 Kurt Wuethrich“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
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
学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