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6-25 第五章 家禽主要传染病 第十五节 传染性鼻炎(0.5学时) 重 点 1、鸡副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 2、传染性鼻炎与鸡毒支原体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曲霉菌病的鉴别诊断; 3、传染性鼻炎的诊断方法; 一、简 介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结膜发炎、鼻腔和窦腔粘膜发炎,产蛋下降。本病主要侵害育成鸡和产蛋鸡,严重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和产蛋,所以对养鸡业危害较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将其列入三类动物疫病。 1、病 原 鸡副嗜血杆菌为一种G—两极着色,特别是从病鸡窦分泌物检出时。无运动性,菌菌的形态随培养时间不同而变化:培养24小时时呈短杆,并带有成丝倾向,48-60小时则发生退化,出现碎片和不整形态。此菌可出现单个,成对或形成短链,新分离的有毒力菌株具有荚膜。 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不能生长,需要V因子的培养基,V因子是不耐热成份即NAD(辅酶I)。存在于红血球中和血清中酵母膏中含量丰富,葡萄球菌亦产生。血清中含有抑制抗体和核苷酸没,如制成巧克力琼脂(70℃,30分)可将上述物质破坏。“卫星现象”是该病原菌的重要特征,在5-10%CO2存在条件下,37℃生长良好,形成直径0.3mm左右、园形隆起,边缘整齐,灰白色丰透明,带光泽的露滴样菌落,培养初期的菌落湿润,有明显的荧光,有荚膜,称为粘液变种M,长时间培养,则荧光消失,荚膜失去,这称为粗糙变种R。 生化:用标准培养基进行,发酵果糖、葡萄糖、甘露糖、不发酵海藻糖、半乳糖。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1-3天。 最显著的症状是:流鼻涕、流泪、面部水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引起罗音,部分鸡尚引起腹泻,此外,公鸡肉髯、母鸡的下颌部分分别可见浮肿性肿胀,母鸡产蛋量下降至停止。据日本学者统计:100%的病例出现流鼻涕、面肿,70%有流泪,56%有下痢,30%排绿便,30%有呼吸杂音和异常,15%见有肉垂和喉头肿胀。 病程依鸡的日龄、购买条件和和菌株的毒力而异,通常经2周左右,症状有消失即恢复,不发生死亡,但在野外由于其它菌毒的继发感染病程变长,预后各不相同。 四、病 变 鼻腔、窦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粘膜充血肿胀,表面盖有大量粘液,窦内有渗出物凝块,后成为干酪样坏死物,常见有卡他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胀,脸部及内髯皮下水肿,还见有肺炎和气囊炎。 五、诊 断 本病需与慢性呼吸道病,慢性禽霍乱,禽痘和VitA缺乏症相区别,特别是注意并发感染。 1.病原分离鉴定:用无菌棉拭子采自急性期病鸡2~3只,从窦腔内、气管、气囊采病料,直接在血液琼脂上划线,然后用葡萄球菌划横线,点燃蜡烛即盖上广口瓶,37℃培养。如果经24~48小时后能发现G—卫星样生长杆菌,且过氧化氢酶阴性,在血液或鸡血清肉汤琼脂上生长而在普通琼脂上不生长的话,则进一步做生化试验和血液学鉴定。 实际工作中,很少采集鼻汁作为培养材料,主要是虽含菌多,但污染(杂菌)也较严重,有人认为血中正常抗体有抑菌作用及核苷酸分解酶使培养基中的V因子分解,生长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加入血后应放70℃保持30分钟,以灭活其中酶和抗体,制成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培养结果,但据中监所资料,以鸡血清鸡肉汤,琼脂效果最佳。 另一有效方法是人工感染试验,可用窦内分泌物或培养物作接种材料,眶下窦内接种2-3只鸡,在1-2天出现病状。 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血清学实验包括平板试管凝集、AGP(琼脂凝胶沉淀)、HI。 (1)血清平板凝集反应:制备抗原用培养基可用固体/液体培养基,均于37℃培养,前者在CO2条件下培养16~18小时,用生理盐水或PH7.2的PBS将菌体洗下,离心洗涤3次,再悬浮于含0.01%硫柳汞的生理盐水中,使浓度为麦氏比浊管第2管的10倍,用液体(如鸡血清鸡肉汤)培养基,在常规条件下培养18-20小时,离心集菌的方法同前。 操作:在玻片上滴加供试血清和抗原各一滴(0.05ml)3分钟内出现明显凝集颗粒的判为阳性,本反应宜在20~25℃条件下进行。 (2)试管凝集:抗原是将上述用抗原再用0.01%硫柳汞生理盐水作10倍稀释,血清从5倍开始作倍比稀释(各管0.25ml)加入等量抗原,充分混合后置37℃2小时,再在5℃静置18~20小时作判定,有明显凝集的血清最终稀释度作为凝集价,效价在1:5稀释即为阳性。 另加强试验敏感性,代表所有血清型的复合抗原推荐作为凝集试验用,某些制剂可能出现自凝或不凝集,可分别用胰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处理而得到满意效果,最近Yamaguchi etal还将多糖抗原吸附于乳胶凝集颗粒上,创建了一种血清型特异性凝集试验。 (3)琼扩(AGPT):可用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