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这9年2教学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脑膜炎这9年 《美国细菌性脑膜炎:1998-2007》 总结 前 言 前不久普华永道女硕士“过劳死”事件让“脑膜炎”进入了公众视野。 作为一种感染性炎症,脑膜炎的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真菌等等。NEJM《美国细菌性脑膜炎:1998-2007》关注了这9年间美国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回答了以下问题:9年间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无下降?原因是什么?不同人群的易感细菌谱有何不同? 常见的致病菌 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者发现,在70和80年代,80%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都是由以下5种病菌引起: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B族溶血性链球菌、 李氏单胞菌。 到了1990年,随着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简称Hib结合疫苗)的大规模引入,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奇迹般地急剧下降。随后,各种干预措施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引入。 以上这些措施可能会改变致病菌谱,而这就成为了临床医生很棘手的问题。 因为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由于细菌培养的成功率低、周期较长,因此刚开始只能接受一般性的经验治疗。 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情况,结合手头的流行病学资料作出判断,猜测患者的致病菌大致是什么,然后再决定用何种抗生素。因此,致病菌谱的改变很可能带来治疗方法的变化。 本篇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的资料对于经验性治疗很有必要。 结 果 研究者通过两个监控网络——动态细菌核心监控网络(ABCs)和食物源性疾病动态监测网络(FoodNet)收集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数据。中间的研究过程繁多,在此不一一叙述。 一、粗略估计,美国每年大约有410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其中500人死亡。 二、从1998年到2007年,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下降了31%,患病人数平均从每10万人的2个下降到1.38个。发病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儿童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病例数的下降,而这得益于7价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普遍接种。 三、尽管有了疫苗,但肺炎链球菌仍位居致病菌排行榜榜首,其后依次是:B组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李氏单胞菌。 四、对于新生儿而言,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它主要是由于母体垂直传播所致,分为早发型(年龄小于7天)和晚发型。尽管宫内抗生素的使用已经减少了很多早发感染,但是对晚发患儿还是效用不大。 五、李氏单胞菌感染大多是由于熟食的食物污染所致,由于污染减少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近些年的发病率有了36%的下降。 六、脑膜炎奈瑟菌依然是青少年和青年人的主要致病菌,9年来发病率有了显著下降。由于4价脑膜炎奈瑟菌疫苗等的推广,相信发病率还会有很大改善。 七、肺炎链球菌是引起成年人尤其中老年人脑膜炎的首位元凶。而成年人患者中,免疫抑制和慢性感染情况较为多见,如HIV感染。 八、尽管发病率在逐步减少,但糟糕的是,细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没有太大变化,仅从98年的15.7%减少到06年的14.3%。 综合以上资料,可以看出9年来,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但在治疗上依然无法改观。疫苗的贡献不言而喻: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疫苗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儿童脑膜炎的危险。 如何预防和治疗成年人尤其是免疫抑制患者和老年人的细菌性脑膜炎,是一个尚未完美解决的难题,也是未来应该更为侧重的研究方向。 来 源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07. N Engl J Med 2011,364(21): 2016-2025.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