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完整版含逐字逐句翻译.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 31 余之 所得 古人求思 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 有力 有物 尽吾志 无悔矣 结构 深 无不在 a 32 第三段: 第二段 “于是余有叹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 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 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 不能至 者,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 “于是”承上,“叹”启下 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 盖其又 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 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 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结论:要有志,尽志 照应前文,阐明游洞的感慨 a 33 余 于 仆碑 ,又 以 悲 夫 古书 之 不存,后世之 谬 其 传 而 莫能 名 者,何可 胜道 也哉! 此 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 思而 慎取 之也。 对于 因 感叹 取独 流传的 文字 识其本名, 名词作动词 尽 …… 的 缘故 做学问 的人 谨慎地 选择 倒在地上的石碑 弄错 没有 人 a 34 重点字词 ? 谬 : ? 传 : ? 名 : ? 所以 : ? 学者 : 弄错,使 …… 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说清楚,名词作动词。 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 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 的原 因”。 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读书 人。今: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有专门学问的人。 a 35 特殊句式 ? 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a 36 第四自然段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 相照应? “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 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 ‘华实之‘华 者,盖音谬也”。 a 37 第四自然段 ?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 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 的态度。 ? 议论一正一反 a 38 山名(本名、别名) 洞名(前洞、后洞) 仆碑、音谬 游后洞 记游 议论 . 音谬 怠而出 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 a 39 见闻 感受 借 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 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治学不可以不深思慎取 记游为辅 议论为主 a 40 四人者: 庐陵 萧 君圭 君玉 ,长乐王回深 父 ,余弟安 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临川 王某 记。 籍贯 姓 名 字 第三部分: 补叙相关内容 通“甫” a 1 温故知新:由“记”谈起 “记”: 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 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 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 。 我们接触过的与 “记”有关的文章 a 2 游 褒 禅 山 记 王 安 石 a 3 王安石其人 之政治篇 王安石 (1021 - 1089) , 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 。字 介甫 ,号 半山 , 抚州 临川 (今江西临川)人。他 “少好读书”。 1042 年登进士第。 1061 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1070 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 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 1074 年 罢相,次年再为相。 1076 年再次辞 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 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 改封荆国公,故世称“ 王荆公 ”。 1086 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 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 “ 王文公 ”。 列宁称其为 “中国十一 世纪的改革 家” a 4 王 安石作宰相期间,大兴变法,遭到 保守派的猛烈攻击,但仍然立场坚定,宣 称“天变不足畏,祖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变法失败后,被迫辞去相位。随后 几度复出,又几度辞官。晚年隐居钟山。 可以说,王安石在政治生涯中是 没有随波逐流的,正应了《游褒禅山 记》中的话: “ 尽吾志而不 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这也是他一生的 写照。 a 5 临川:王安石塑像 临川:王安石家族宗祠 临川: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在南京 半山园的故居 a 6 王安石其人 之文学篇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他是欧阳修倡导的 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 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 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 “ 务为有补于世 ”。他的文章 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 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 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 本文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 “唐宋八大 家”之一 a 7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a 8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 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