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课件 14少年中国说节选第2课时|长春版 共38张教育.ppt

2019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课件 14少年中国说节选第2课时|长春版 共38张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第 二 课 时 少年中国说 ( 节选 ) 14 1.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 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增进自己的爱国 之情。 (重点) 2. 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 核心问题: 课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 串珠问题: 1. 作者认为中国富强的责任在谁的身上? 2. 作者希望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 3. 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开篇强调了少年的重要责任。“全”字写出少 年的责任之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 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智慧、 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 中国。一个排比句把少年和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每 个少年理所当然地感到重任在肩。这几个分句,由轻到重, 由短到长,一气呵成,表达了少年与国家命运之间不可分 割的联系。 排比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 ( sǔn ) 试翼,风尘吸 张。奇花初胎,矞 ( y ù ) 矞皇皇;干将发硎 ( x í ng ) ,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 , 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这段文字为四字韵文,用典丰富,集中使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把中国少年比作“潜龙”“乳虎”“鹰隼”,使 得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展 现在读者面前。 用典、比喻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 国无疆。 这句话总结全文,热情地讴歌了少年中国和中国 少年的美好未来,进一步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充分表达了 作者对少年和中国的赞美之情。 对偶、总结句 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意思的修辞手法。 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 情酣畅。 答题模式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的情感,使语句凝练,富 于音乐美。 认识对偶 仿写: 按“少年智则国智”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少年自信则国自信。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 ? 核心问题: 课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课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1. 一读: 作者认为中国富强的责任在谁的身上? 作者认为中国富强的责任在少年人身上。 ? 串珠问题: 2. 二思: 作者希望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 作者希望少年中国是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 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像“红 日”“大河”“潜龙”“乳虎”“鹰隼”等事物一样, 刚刚开始,前途无限,有灿烂的前程,幸福美好的中国。 3. 三悟: 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在语言上高度凝练,气势宏大,并运用了多 种修辞手法。这样写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 力,读起来朗朗上口。 少 年 中 国 说 ( 节 选 ) 少年和国家紧紧相连 ——排比 ——对偶 用典 少年和国家美好未来 讴 歌 祖 国 未 来 寄 予 少 年 希 望 课文结构 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 ——比喻 本文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景, 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 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旧中国的战斗中去。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 j ì n )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