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材内容的提炼.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材内容的提炼 ●冯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10630) 一、关注新旧教材案例处理的差异。 提高课堂成效在2002年4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作为选修内容在人教版现行高中地理(下称“旧版本”)教材中呈现,在新编实验教材(下称“新版本”)中这部分内容却以必修教材的形式出现,充分体现出这部分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列表(表1)分析其异同。 说明区域整治、发展的问题迁移到学习掌握分析区域开发等问题的一般方法。以河流的综合开发这一内容为例,旧教材的内容选取是我国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的治理问题,其中突出了三峡工程的坝址区位因素和经济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关注的问题是结合长江三峡工程等实例,了解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以及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及对策。对于三峡工程区位因素等区域具体知识要求落实到点,并且要求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和其它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整体贯穿因地制宜区域整治的教学思想。 表一 对比内容 人教版现行高中教材 新编实验教材 不同点 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的地理选修教材 必修三 教材案例选择我国各地区典型案例 关注我国的区域发展问题,也选用了部分国外的案例 教学方法 比较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说明区域整治、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效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掌握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 掌握我国各主要区域开发与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掌握分析区域开发等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同点 教材内容呈现方式 以问题(关注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方案)的线索整合教材内容设置“活动”等小栏目活跃教材呈现形式,突出教学的探究性 情感价值观体现 贯穿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因地制宜观点 新教材中选取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是世界上较早以现代综合理念进行流域开发的范例(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的协调下,整套体系运行了大半个世纪,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现在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延伸的教材内容是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河流域、俄罗斯伏尔加河。在本章还安排了一个《是否建大坝》的问题探讨。从此可以看出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倡导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区域问题的具体能力,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入手,掌握流域开发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二、关注必修三。区别区域地理与其本质差异 必修三的内容是地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很多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是过渡教材选修二的一个翻版,其实不然。高中地理需阐明的基本地理思想有: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它区域产生影响。其中后面的两个重要思想都以必修三的课标和教材作为载体呈现出来,所以说这部分内容是地理学实用价值最佳的体现。而且这部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主要以区域发展中面I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出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地理环境各要素,而是要落实学习在区域之上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不同模式之上,落实在人类对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必修三的区域知识学习是高中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 三、关注教材案例分析方法。提炼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农业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的编写过程中,对照教材可发现,编者在以东北区农业发展为案例讲解问题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边叙边析的方式来诠解课程标准的。教材先用简练的文字阐述了任一区域进行农业布局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点方法和过程通常是先进行该区农业区位因素的调查,分析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部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再根据区内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行农业部门的调整和布局,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区内特定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样的综述可以说是本节教材的点睛之笔,能从总体上介绍本节编排思路,起到诠释课程标准的作用。接着教材从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阐述东北区自然条件,目的是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东北区农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找到东北区农业特色(一是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二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潜力大)。这样的安排要注意和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别开,不能仅仅在此复习巩固东北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要素情况。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分析其它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呼应教材的内容。在了解基本地理环境的前提下,教材对东

文档评论(0)

zhongshanmen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