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扫描探针显微分析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扫描探针显微分析技术 ? 一 . 绪论 ? 二 .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 ? 三 . 原子力显微技术( AFM ) ? 四 . 磁力显微技术 一 . 绪论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总伴随着工具的完善 和革新。以显微镜来说吧,发展至今可以说是有 了三代显微镜。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 识越来越深入,从微米级,亚微米级发展到纳米 级乃至原子分辨率。 微观世界的探索 第一代为光学显微镜 1830 年代后期为 M.Schleide 和 T.Schmann 所发明;它使人类“看” 到了致病的细菌、微生 物和微米级的微小物体, 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 的促进作用,至今仍是 主要的显微工具 . 第二代为电子显微镜 20 世纪三十年代 早期卢斯卡( E.Ruska ) 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使 人类能”看”到病毒等 亚微米的物体,它与光 学显微镜一起成了微电 子技术的基本工具。 第三代为扫描探针显微镜 也可简称为纳米显微镜。 1981 年比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 描隧道显微镜( STM ),使人 类实现了观察单个原子的原望; 1985 年比尼格、应奎特发明了 可适用于非导电样品的原子力 显微镜( AFM ),也具有原 子分辨率,与扫描隧道显微镜 一起构建了扫描探针显微镜 ( SPM )系列。 三种观察原子的方法比较 TEM X — 衍射 STM/AFM 空间分辨率 1-- 10? 1 ? 1 ? ( Z : 0.1 ? ) 样品制备测量 条件 超薄切片真空 结晶样品 mg 级 量 近自然、液体 μg --ng 结构信息 2 维 平均结构参数, 三维内部结构 单个分子结构、 局域结构、 表面三维结构 图像 直观 拟合、重构 真实、直观 ? 2.1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的基本原理 ? 2.2 STM 两种扫描模式 ? 2.3 STM 的优势、局限性与发展 二 .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 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 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 接近时(通常小于 1nm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 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这种现象即是隧道效 应。隧道电流 I 与针尖和样品之间距离 S 和平均功函数 Φ 有 关: 扫描探针一般采用直径小于 1mm 的细金属丝,如钨丝、 铂 ― 铱丝等;被观测样品应具有一定导电性才可以产生隧道 电流。 2.1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 的基本原理 隧道电流是间距的指数函数; 如果针尖与样品间隙( ? 级尺度)变化 10% ,隧道电流则变化一个数量级。 STM 的针尖 ~ 样品相互作用示意图 2.2 STM 两种扫描模式 ? 恒定高度模式 -检测隧道 电流变化 ? 恒定电流模式-检测高度 变化 ?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恒高 模式扫描速率较高,因为 控制系统不必上下移动扫 描器,但这种模式仅适用 于相对平滑的表面。恒电 流模式可以较高的精度测 量不规则表面,但比较耗 时。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在研究 物质表面结构 、 生物 样品 及 微电子技术 等领域中 成为很有效的实验工具。例 如生物学家们研究单个的蛋 白质分子或 DNA 分子;材料 学家们考察晶体中原子尺度 上的缺陷;微电子器件工程 师们设计厚度仅为几十个原 子的电路图等,都可利用扫 描隧道显微镜 (STM) 仪器。 有严重缺陷的高分子镀膜 2.3 STM 的优势、局限性与发展 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问世之前,这些微观世界还 只能用一些烦琐的、往往是 破坏性 的方法来进行观测。而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则是对样品表面进行 无损探测 ,避 免了使样品发生变化,也无需使样品受破坏性的高能辐射 作用。 另外,任何借助透镜来对光或其它辐射进行聚焦的显 微镜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一条根本限制:光的衍射现象。由 于光的衍射,尺寸小于光波长一半的细节在显微镜下将变 得模糊。而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则能够轻而易举地克服 这种限制,因而可获得 原子级的高分辨率 。 瑞士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的宾尼格 (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