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临床用药9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450简介 大多数氧化反应由称为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细胞色素P450(CYP)同功酶可存在全身多种组织,但主要位于肝脏 P450命名:按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进行命名 采用CYP词首 具有4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同功酶归为一族冠以阿拉伯数字,例如CYP3 再以5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同功酶归为一族以英文字母表示,例如CYP3A 再以阿拉伯数字代表各个单体酶,例如CYP3A4 P450家族:迄今为止人类中总共有14个家族,22个亚家属,36个酶,CYP1、2、3三属约占CYP总数70% P450的特性 选择性低,可同时催化多种不同的药物 多种底物同时作用时,代谢状态会相互影响 药物与同功酶结合力 在作用部位药物浓度 变异性大,常因遗传、年龄、营养状态、机体状态、疾病的影响而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 酶的活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增强或减弱现象。 诱导剂:使酶的增强活性 抑制剂:使酶的降低活性 P450酶分布的比例 约95%治疗药物由CYP3A4/5 、 CYP2D6、 CYP1A2、CYP2C8/9 、 CYP2C19等完成代谢,酶数量所占比例见下图 各通道在药物代谢中作用的比例 CYP3A4亚族,参与全部药物的50%以上的代谢 CYP2D6约为30% CYP2C9约占10% CYP1A2约占4% CYP2A6和CYP2C19分别占2% 四、药物排泄 大多数药物经肾脏排泄。老年人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随增龄而降低。因此,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下降,排泄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出现蓄积中毒。如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G、苯巴比妥、磺胺类、降血糖药及别嘌醇等药都会由于老年人肾排泄的减少而至半衰期延长。 排泄: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 肾脏重量在40-80岁之间要减少10%?-20%; 肾血流量40岁以后每年递减1.5-1.9%,65岁以后仅及青年人的40-50%; 肾小球滤过率在50-90岁可下降50%; 肾小管分泌功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老年人肾脏的巨大变化,大大地影响了药物自肾脏的排泄,使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延缓药物由机体的消除,半衰期延长,从而对老年人更易发生副作用。 因此,给老年人用药,要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或调整用药的间隔时间。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以成年人用药的3/4为宜。 老年人中肾排泄减少的药物: 抗生素 丁胺卡那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头孢霉素 妥布霉素 氟康唑等 心血管病药 ACEI 地高辛 贝特类 N-乙酰普鲁卡因酰胺 氯比格雷华发令 阿司匹林等 利尿剂 阿米洛利 氢氯噻嗪 呋塞米 氨苯蝶啶等 其他 磺脲类 双胍类 西米替丁 锂 非甾体消炎止痛药 雷尼替丁等 第三节 老年人药效动力学 老年人药效学的研究远不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那样详细和深入。随增龄而出现的改变是比较复杂的,这其中既有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结构和功能退化、适应能力下降、内环境稳定的调节能力下降、肝肾功能减退、血浆蛋白功能改变等导致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也与组织器官的反应性变化、受体数量与功能的改变、酶活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系统阐明这些变化规律,还需大量工作。已有的研究主要在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与药效学 老年人脑血流量减少,脑内酶活性减弱,一些受体数量及亲和力发生变化均会影响药效。伴随增龄出现的神经递质代谢及功能的改变也会对药效产生影响。 已有研究指出,老年人脑内儿茶酚胺浓度降低,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与多巴脱羧酶活性降低,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数量减少,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增强等 老年人对苯二氮卓类的敏感性高于年轻人,老年人服用地西泮后的宿睡不良反应比年轻人多2倍。 老年人易患情绪抑郁症,可使原无器质性病变而感到有病,原有慢性病加重,而要求用药,此时心理治疗更重要。老年人睡眠时间缩短,睡眠障碍发生率比年轻人多,因此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机会比年轻人大,且对该类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增强,半衰期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年轻人高。 苯巴比妥和苯二氮卓类在老年人易出现精神错乱和共济失调,跌倒致骨折。 二、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与药效学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交感神经控制的血管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心脏本身和植物神经系统反应障碍,故血压调节机能不全。因此,在使用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亚硝酸酯类、吩噻嗪类、抗高血压药等时,即使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也可能引起长时间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心脏对儿茶酚胺最大效应降低,经肾上腺素能β受体介导的功能

文档评论(0)

138****7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