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护理查房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一般资料 姓名:AA 性别:男 年龄:31 主诉:乏力,纳差1月,尿黄半月 现病史 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发热,按“感冒” 在当地诊所输液后,体温正常。仍感乏力纳差。半月前出现尿黄,皮肤黄染,感腹胀,无腹痛,腹泻,伴呃逆。五天前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亚急性肝衰竭。给予护肝。降酶,退黄,抑酸等治疗。复查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今转至我院。门诊以慢加亚急性乙型病毒性肝衰竭接收入院。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差。大便正常,小便黄。体力明显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发现乙肝十余年,未定期复查。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检: T 37℃,P80次/分,R20次/分,BP 140/75mmHg。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软,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分析。 尿液分析。 粪便常规及潜血。 肝肾功能。 血糖电解质。 血脂全套。 心肌酶全套。 凝血项全套。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 HBV-DNA。 自身免疫性肝病全套。 治疗方案 因患者病情重,给予综合治疗为主,保肝降酶,按时口服抗病毒药物,同时间断输注血浆改善凝血功能。要时刻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的变化,必要时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预防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发生。 重型肝炎的病因 临床表现 重型肝炎的病因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 如EBV、CMV等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等,其临床分型常用急性、 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来划分。 在我国,引起重型肝炎的最常见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所有重型肝炎的三分之二,此外,甲型、丙型、丁型重型乙肝及戊型肝炎病毒亦能引起重型肝炎,其它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疱疹病毒、 腺病毒、登革热病毒、Rift-vnlley病毒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所引起的重型肝炎在临床中也时有出现,尤其是药物性肝衰竭,在美国重型肝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乙型肝炎: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可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黄如茶水样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区压痛及叩痛等。 而急性无黄疸型多较隐匿,症状轻,似有轻度乏力、纳差、恶心等不适,恢复较快,常常体检化验时才被发现。 2.慢性乙型肝炎: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3.重型肝炎: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4. 淤胆型肝炎:黄疸持续不退大于3周,称为淤胆型肝炎。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又称为毛细胆管炎型肝炎。 慢性淤胆型肝炎常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不易消退,常伴γ-谷氨酰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升高。   5.肝炎肝硬化:   ①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活动性与静止性两型。   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ALT升高,黄疸,白蛋白下降。 静止性肝硬化: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可有上述体征。   ② 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   代偿性肝硬化:ALB≧35g/L,TBil﹤35μmol/L,PTA﹥60%。可有门脉高压征,但无腹水、肝性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