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汇总呼吸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1)肺通气;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二、肺通气的过程及动力;二、肺通气动力; 肺容积 Palv;;为什么肺能够随胸廓的运动而运动?;呼吸肌 (respiration muscles): ;rib cage moves up and out;平静呼吸-吸气;expiration ;平静呼吸 (eupnea);吸气肌(+) 辅助吸气肌(+);吸气肌/辅助吸气肌(—) 呼气肌(+);用力呼吸 (forced respiration);肺通气;人工呼吸; 胸内负压(interpleural negative pressure) ;2. 形成原因 (1) 胸膜腔的密闭性和两层胸膜间浆液分子的内聚力;(2) 胸内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形成的 两种力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 肺内压——使肺泡扩张 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 ∴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如以大气压为0,则:胸内压=-肺回缩力 吸气:肺扩张→肺回缩力↑→胸内压负值↑ 呼气:肺缩小→肺回缩力↓→胸内压负值↓;(3) 胸廓的自然容积肺的自然容积(胸廓的发育比肺快)。 即使胸廓因呼气而缩小时,肺仍处于扩张状态而具有回缩倾向,故为负值。;① 维持肺扩张状态,不至于因肺回缩力而萎缩。 ② 促进胸腔大静脉和淋巴液的回流。 ;肺通气的阻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成分:二软榈酰卵磷脂(DPPC)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 ①维持肺泡的稳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 ②保持肺“干燥”→防肺水肿的发生 ③降低吸气阻力→降低吸气阻力;肺容量 (指肺内容纳的气量);肺活量计;(二)肺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肺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 最大通气量:单位时间内,最快速度、最大用力所能达到的的通气量。 通气贮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肺通气量/最大通气量;(三)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容积)×呼吸频率;Frequency (breaths/min);第二节肺换气与组织换气;血液和组织中气体的分压(mmHg);二、气体物理特征对气体扩散的影响;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种是??色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它是靠亚铁分子(Fe2+)来抓氧; 在某些节肢动物(如螃蟹)及软体动物利用血蓝蛋白(hemocyanin),它是靠亚铜分子(Cu 2+)来吸引氧,这种蛋白的颜色是青绿色。;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基组成一个环,中心为一Fe 2+。;(一)Hb与O2结合的主要特征;(二)血氧饱和度;(三)氧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反映P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上段较平坦(60~100mmHg) 即使外界或肺泡气中PO2有所下降,只要PO260mmHg,氧饱和度仍能保持90%以上,血液仍可摄取足够量的O2。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 载氧能力。 如:高原和轻度呼衰病人。;中段较陡(40~60mmHg) PO2略有降低,即可促使较多O2解离有利于供应组织活动所需要的氧。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氧供。;下段最陡(15~40mmHg) 当组织活动增强时,对氧的利用加速,组织液的O2分压降低到15mmHg,此时可促使氧合血红蛋白的进一步解离. 意义:维持活动时组织氧供 (储备能力);2.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2.温度;3.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2,3-DPG与Hbβ链形成盐键,促使Hb构型改变。;三、二氧化碳的运输;红细胞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在其催化下,使反应加速5000倍,不到1s即达平衡。;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在中脑和脑桥间横断脑干,呼吸节律无明显变化。 在脑桥上、中部之间横断脑干,呼吸变慢变深。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吸气大大延长——长吸式呼吸(apneusis),提示脑桥上部有抑制吸气的中枢——呼吸调整中枢 (pneumotaxic center). 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断脑干,出现喘息样呼吸(gasping),且呼吸节律不规则。 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切,呼吸就停止。提示呼吸节律不是由脊髓产生的。 ; 综合上述结果,延髓是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呼吸中枢主要位于延髓和脑桥。;(二)基本呼吸节律的形成—局部神经元回路反馈控制假说;(一)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1)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