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壮字借音声旁的音韵研究.pdf

《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壮字借音声旁的音韵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方块壮字是广西壮族的一种古文字,是壮族民间重要的仿汉文字,大都用汉 语音来表示壮语音,尤其是带汉字借音声旁的形声壮字,与中古汉语语音有着密 不可分的联系,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了材料,为中古汉语读音的构拟以及揭 示中古时期的一些音韵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作用不亚于域外汉字译音 材料。 本文以《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中收录的方块壮字为文本材料建立 数据库,又依据借音声旁和中古十六摄建立表格,采用与汉语语音史相比较的方 法,重点考察《遗本》中“借音壮字”壮语韵母与汉语中古韵母之间的语音对应 情况,探究方块壮字造字时期所反映的中古汉语音韵特点,以及中古汉语各韵摄 之间的分合在方块壮字语音中的表现;另外以专题的形式讨论了方块壮字韵母长 短元音对立和汉语韵图时代“内外转”之间的关联,并就其中的某些例外作出解 释。经过比较讨论,本文得出的结论基本如下:①按中古十六摄进行归类后,《遗 本》中借音壮字借入时期汉语各韵摄的读音情况及分合情况可窥见一二,如果摄 歌韵与假摄麻韵混读,遇摄三等虞、鱼二韵混读,止摄支、脂、之、微四韵合流 等。②借音壮字不是一时一地形成的产物,借入时代不同,读音层次就会不同。 方块壮字借音声旁体现的不同读音层,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汉语语音的发展历程。 如《遗本》中遇摄模韵字多读[o]、[u],[o]读音层来自魏晋南北朝时期,[u]读音 层来自隋唐时期,借音壮字中[o]读音层比[u]借入时间早,[u]是[o]元音高化的结 果。③根据《遗本》中壮字借音声旁所反映的汉字韵摄分合情况,如止摄支、脂、 之、微合流读[i],蟹摄三等废、祭二韵与止摄合流等现象反观汉语语音史,可证 实方块壮字借音的主体层次不应早于《切韵》时代,大规模借入时代应在唐朝以 后的说法。④ 《遗本》中方块壮字借音声旁存在长短元音的对立,如止摄-蟹摄, 流摄-效摄,深摄-咸摄,臻摄- 山摄,与韵图时代内外转的分立关系密切,长元音 对应外转,短元音对应内转,一些例外也得到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方块壮字;壮语对音;中古音;十六摄;内外转 I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ancient Zhuang Characters are important ancient characters of the Zhuang nationality in Guangxi, which created by imitating Chinese characters. Most of them use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phonetic part, especially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They have an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ancient Chinese phonology, providing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ng the pronunciation and revealing some phonological features in Mediaeval Chinese, which is no less useful than the extraterritorial sound material. This paper uses the Zhuang characters included in The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Remnant Zhuangs Mojing Buluotuos Photocopy as text materials to establish a database and then build tables based on the sixteen rhyme groups of the Middle Chinese. This papaer investigates the phonetic corres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