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 咽 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田勇泉
鼻咽腔近似立方形,垂直径和横径各约3cm,前后径2-3cm,由六个壁组成。
顶壁和后壁没有截然分界,故统称顶后壁
侧壁主要结构为咽隐窝与咽鼓管口
底壁为软腭的背面及口咽
前壁为鼻中隔的后缘及后鼻孔
圆枕
咽隐窝
咽鼓管咽口
腺样体
鼻咽腔的构成
鼻咽部解剖结构
咽鼓管圆枕
咽鼓管咽口
悬雍垂
鼻咽顶壁
腺样体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咽隐窝
概述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明显的地域性: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五省为NPC高发区。在广州的中西部地区的西江流域,以四会市为中心,形成一个鼻咽癌的高发核心地带。
性别:男﹕女=2-3﹕1
年龄:40-50岁为高发年龄组
鼻咽癌高发核心地带
四会市
病因
遗传因素
种族易感性:黄种人多于白种人,侨居国外的中国南方人其后裔NPC的发病率高于当地居民。
家族聚集性:许多NPC患者有家族癌史,尤其是NPC家族史。
免疫遗传标志:研究发现鼻咽癌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
鼻咽癌显著高发于某些特殊种族的人群,
如中国的南方人,而很少见于世界其他
地区的人群。
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后裔移民
到西方国家的低发病区后,仍然保持着
鼻咽癌的高发病率。
在很多的鼻咽癌家族中,同一级亲属中
有多人同时或先后患鼻咽癌。
中国
南方
人可
能存
在对
鼻咽
癌易
感性
的遗
传特
质
遗传易感性与鼻咽癌
病毒因素
1964年,Esp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Burkitt’s淋
巴瘤组织中分离出的疱疹型病毒颗粒,
后被命名为EB病毒
1966年,Old等偶然发现NPC病人血清中存在高滴度
抗EB病毒抗体。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
EB病毒与NPC有密切关系
从NPC组织中可分离出带EB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分离阳性率为68.7。
NPC病人血清中存在高滴度与EB病毒相关的抗体,这些抗体包括: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VA)、膜抗原(MA)等。
低分化NPC或未分化NPC组织中发现EB病毒核抗原,阳性率为100%。
用EB病毒感染病人的血清与淋巴结的B细胞培养,可见B细胞迅速异常增殖,而未受EB病毒感染的细胞,则无此现象。
将EB病毒实验性感染松鼠喉的鼻咽组织后,可诱发致死性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EB病毒与鼻咽癌
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美国加洲第一代华人NPC死亡率为当地白人的30倍,第二代则降为15倍,第三代更有下降趋势。反之,生长于东南亚地区的白种人,患NPC的危险性有所升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NP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实验证实镍可以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维生素缺乏和性激素失调也可以改变粘膜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潘世晟等利用二亚硝基哌哔嗪通过前鼻孔或皮下注射在大白鼠内成功诱发出鼻咽癌
病理
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鼻咽癌98%属于低分化鳞癌
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
泡状核细胞癌
未分化癌
临床症状
回缩性涕中带血、鼻塞
耳鸣、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易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好发部位:鼻咽部咽隐窝及顶前壁
临床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首发症状者约占60%,
转移常出现在颈深部上群淋巴结,始为
单侧,继而发展为双侧
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常见部位有
骨、肺和肝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鼻咽部淋巴回流
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颈深上
淋巴结
颈深中
淋巴结
主要转移途径如下: 鼻咽 咽后淋巴结 在茎突后间隙内绕颈动脉鞘后方 高位的颈深上淋巴结 颈侧上方的颈-二腹肌组或颈深上后组淋巴结 颈深下组或颈后三角内副神经链组淋巴结 锁骨下窝颈横动脉链淋巴结。
颈深下
淋巴结
临床症状
易破坏颅底骨质或通过破裂孔和颈内动脉管侵犯岩骨尖引起Ⅴ、Ⅵ对脑神经损害,继而累及Ⅳ、Ⅲ、Ⅱ对脑神经而出现偏头痛,面部麻木,复视,上睑下垂,视力下降等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动眼神经受累
舌下神经受累
迷走神经受累
鼻咽癌局部侵犯的解剖学基础
检查
常用检查方式
EB病毒
血清学检
查
纤维鼻
咽镜
或
鼻内镜
检查
颈
部
触
诊
后
鼻
镜
检
查
影
像
学
检
查
后鼻镜检查
纤维鼻咽镜检查
正常鼻咽部
鼻咽癌
影像学检查
正常鼻咽部
鼻咽癌
鼻咽癌并颅底侵犯
鼻咽癌侵犯颞下窝和翼腭窝
鼻咽癌侵及眶内
鼻咽癌侵及蝶窦
诊断
A. 不明原因的回缩涕中带血
B. 不明原因的单侧鼻塞
C. 不明原因的头痛
D. 不明原因的复视
E. 不明原因的单侧耳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