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发展(古代+近代).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防+爱国资料(古代+近代) 一、 国防的概念:(围绕国防的概念提供符合主体的资料) 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 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 国防历史: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 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 (一) 古代国防: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 1840 年鸦片战争, 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 1.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①代表作:《孙子兵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使国防观念迅速得 到强化,虽然当时的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学主张方面各放异彩,但在国防方面却甚至一致。 形成了诸如“义战却不非战”、“非攻兼爱却不非诛”“足食足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富国强兵”“文武相济”、“尚战、善战、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战国 时期对武备和国防的重视,而且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全面奠定古代军事思想的 基础,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在此基础上也形成较为完整的战争 观,并提出了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②进入隋唐五代时期,国防建设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全面整理兵书,初步形成古 代军事学术体系。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整理,形成了研究军事战略的“兵权谋”,研究战役、战 术的“兵形势”,研究军事天文、气象的“兵阴阳”,研究兵器、装备的制造和运用技巧的“兵 技巧”,共四大类,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军事学术体系。另外,战略思想趋于成熟,战略防御 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 ③宋朝至清朝前期军事上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因此,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上也有相当 的发展。宋仁宗时期开办“武学”后又推武举,为军队培养、选拔了大批军事人才,同时也 繁荣了军事学术。 2.古代的兵制: 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内 容。 ①军事领导体制上: ◆夏、商、西周时期,一般由国王亲自掌握和指挥,没有形成专门的军事领导机构。 ◆春秋末期,实现将相分权治国,以将(将军)为主组成军事指挥机构。战国时期,将军开 始独立统兵作战。 ◆秦国一统天下之后,设立了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太尉为最高的军事行政长官。隋朝设立 了三省六部制,设兵部专门主管军事。 ◆宋朝则设置枢密院作为军事领导的最高机构,主官用文官担任。 ②在武装力量体制上: ◆秦朝之前一个国家通常只有一支国家的军队。 ◆从秦朝开始,各个朝代根据国家的状况和国防的需要以及驻防地区和担负任务的具体情况, 将军队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种,并对军队的编制体制、屯田戍边、兵役军赋、 军队调动、军需补给、驿站通道、军械制造和配发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并以法律的形式颁 布执行,如唐代的《卫禁律》、《军防令》等。 ③兵役制度: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人口状况和军事需要而发展变化。奴隶社会 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战争规模小,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封建社会时期, 民军制度逐渐演变为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兵役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卫所兵役制等。 3.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①城池:我国古代国工程防建设中,城池的建设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城池建筑最早始于商 代,随后,城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一直延续到近代。因此,在我国古代战 争中,城池的攻守作战成为主要的样式之一。 ②长城:长城是城池建设的延伸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长城的建筑已经开始,秦始皇统一六 国之后,为了巩固国防,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 214 年开始将秦、赵、燕三国北部 的长城连为一个整体,形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起阴山,东至辽东的宏伟工程,多次 修建连接,至明代形成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 12700余里的万里长城。 ③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兴建的伟大水利工程。隋炀帝时期,征调大量人力物 力,将原有的旧河道上拓宽和连贯,形成运河北起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南至杭州,全长 1794 公里的大运河,把南北许多州县连成一线,成为军事交通和“南粮北运”的大动脉,具有重 大的军事和经济作用。 ④海防建设: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新城 为骨干,水陆寨、营堡、墩、台、烽堠等相结合的海防工程体系,为抗击倭寇的入侵起 到了重要作用。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抗击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