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符号说明
d:Day, 天
h:Hour, 小时
℃:Degreescelsius,摄氏度
OD:Opticaldensity, 光密度值
PBS:phosphatebuffer saline,磷酸缓冲盐溶液
PB:phosphatebuffer,磷酸缓冲液
L-DOPA: Levodopa,左旋多巴
目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I
1引言1
1.1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1
1.2花绒寄甲生物防治的应用历程1
1.3花绒寄甲的人工繁育3
1.3.1花绒寄甲人工繁育发展历程3
1.3.2花绒寄甲的人工饲料4
1.3.3花绒寄甲的替代寄主4
1.4寄生性天敌昆虫的适应性研究5
1.4.1寄主适应性5
1.4.2寄主适应性的影响因素6
1.4.3寄主生理生化与适应性的关系7
1.4.4花绒寄甲的寄主适应性8
1.5本研究目的及意义9
1.6技术路线10
2材料与方法10
2.1试验材料11
2.1.1供试昆虫11
2.1.2试验样品11
2.2试验仪器11
2.2.1昆虫饲养及样本处理12
2.2.2酶标仪12
2.2.3 Y 12
“ ”型嗅觉仪
2.3试验方法与设计12
2.3.1花绒寄甲的继代繁育12
2.3.2测定各代花绒寄甲寄生能力及后代生长发育情况12
2.3.3测定各代花绒寄甲寄生后寄主血淋巴营养代谢及免疫酶活性13
2.3.4各代花绒寄甲成虫搜寻能力的测定16
2.4数据分析16
3结果与分析17
3.1不同世代的花绒寄甲寄生效率和生长发育变化17
3.1.1松墨天牛死亡率对比分析17
3.1.2花绒寄甲寄生率对比分析18
3.1.3花绒寄甲幼虫存活率对比分析19
3.1.4花绒寄甲幼虫期及茧期对比分析20
3.1.5花绒寄甲结茧率对比分析21
3.1.6花绒寄甲成虫羽化率及雌雄性比对比分析22
3.2 多代花绒寄甲寄生松墨天牛幼虫后寄主营养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23
3.2.1海藻糖23
3.2.2总糖25
3.2.3还原糖26
3.2.4酚氧化酶比活力27
3.3多代花绒寄甲寄生松墨天牛幼虫后成虫搜寻能力的变化28
3.3.1单向选择试验28
3.3.2双向选择试验29
4讨论30
4.1花绒寄甲多代繁育对寄生能力和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30
4.1.1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能力30
4.1.2花绒寄甲寄生后的生长发育31
4.2花绒寄甲多代繁育对松墨天牛幼虫营养代谢及免疫酶的影响32
4.2.1海藻糖33
4.2.2总糖33
4.2.3还原糖34
4.2.4酚氧化酶34
4.3人工繁育花绒寄甲的搜寻能力35
5结论37
参考文献38
致谢4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8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 Monochamus alt
花绒寄甲 是我国重大林木害虫 松墨天牛
ernatus 3
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能够寄生 龄以上的幼虫、蛹和刚羽化的成虫,目前已得
到广泛应用。通过人工繁育获得大量种群,是实现害虫生物防治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花绒寄甲多采用替代寄主进行人工大量繁育,而其种群经连续多代繁育后是否会影响
3
对自然寄主松墨天牛的寄生适应性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测定连续 代花绒寄甲的寄生
能力变化、搜寻寄主能力变化和寄主被寄生前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阐释了花绒寄
甲经人工繁育后对自然寄主松墨天牛的适应性变化。本研究结果为明确人工繁育花绒
寄甲种群的复壮周期提供理论依据,对优化花绒寄甲的科学繁育及释放技术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人工繁育多代的花绒寄甲寄生松墨天牛后寄生能力和生长发育测定表明,寄生能
力随世代数增加而降低,与接种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菇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及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抗衰老活性分析.pdf
- 苹果不同砧穗组合建园需氮量分析及黄化矫正效果评价.pdf
- 苹果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pdf
- 苹果黄蚜取食和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影响.pdf
- 苹果新品种‘美红’制备低糖高类黄酮果脯的适用性研究.pdf
- 苹果乙烯响应因子ERF1B调控LOX途径香气合成的机理研究.pdf
- 苹果园地土壤全氮含量的高光谱参数及估测模型研究.pdf
- 苹果园土壤无机磷库特征及葡萄糖对土壤磷组分和磷素利用的影响.pdf
- 破解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推动禽肉出口研究.pdf
- 普通小麦及其野生亲缘种NPR1-like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