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法,以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
决赛75 名男子运动员的130 次比赛结果、64 名女子运动员的130 次比赛结果
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绩、反应时、身体形态、运动年龄、步长步频等指标进行
分析,以期揭示世界优秀100 米跑运动员的竞技特征,为提升我国短跑整体水
平、了解该项目的竞技规律、优化短跑人才选拔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研究结果如下:
1.第1~17 届世锦赛男/女100 米跑决赛成绩趋势线呈逐渐升高态势;第1~8
名成绩的历届世锦赛定基比均值男子显著低于女子(P0.05);男子冠军和前3 名、
女子各名次选手比赛发挥率逐届减小;男/女运动员比赛发挥率与世锦赛成绩、
名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 )。
2.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决赛男子反应时均值显著低于女子 (P0.05),
男/女决赛反应时均值线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明显的 3 个阶段;成绩线
与去反应时成绩线未有任何交叉和趋于交叉的趋势;女子采用“右前左后”蹲踞
方式的起跑反应时相对于“左前右后”较快 (P0.05)。
3.第 1~17 届世锦赛男子 100 米跑运动员身高均值在 181~183cm,女子均值
在165~170cm;根据运功员出生的年代划分,50 到90 年代,男子身高均值趋势
线趋于水平,女子明显上升;克托指数箱型图男子50 到80 年代逐步提高,90 年
代明显下降;女子50 到90 年代呈上升趋势。
4.第 1~17 届世锦赛男女 100 米跑运动员初赛年龄均值在 18~21 岁,最佳
竞技年龄在25~26 岁,退役年龄在 30~34 岁;50 年代至 80 年代,初赛年龄趋势
线逐渐降低,退役年龄趋势线逐渐升高,最佳年龄趋势线趋于水平,竞技年限
趋势线逐渐升高。
5. 以身高为控制变量,成绩与平均步长偏相关分析:男-0.236 (P0.01 ),女
-0.059 (P0.05 ),成绩与平均步频:男子-0.234 (P0.01 )、女子-0.363 (P0.01 );
根据1~17 届世锦赛决赛运功员不同成绩划分5 个不同组间,步长指数趋势线男
子呈下降趋势,女子趋于平缓,步频指数趋势线男/女呈下降趋势。不同名次划
分为8 个不同组间,步频指数趋势线男/女呈下降趋势,步长指数趋势线男/女趋
于平缓;在此基础上,对整体样本男/ 女运动员的成绩与步长指数、步频指数建
模。
研究结论如下:
1.第1~17 届世锦赛男/女100 米跑成绩逐渐提升,男子提高幅度要显著高于
女子;男子前 3 名选手、女子各名次选手竞技状态逐届趋于稳定;男/女成绩靠
I
前、名次列前的运动员竞技状态更稳定。
2.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决赛反应时男子反应时均值显著低于女子,男/
女反应时都呈现“提升—下降—回升”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两次规则修改都引起
了运动员反应时的减慢;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对比赛名次没有造成影响;女子运动
员采用“右前左后”蹲踞式起跑反应时快于“左前右后”。
3.女子运动员身高有高大化趋势,男子身高无明显变化;80 年代生的男子短
跑运动员身体较为强壮,90 后年轻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偏低,女子运动员身体趋
于强壮。
4.世界优秀男/女100 米跑运动员初赛年龄趋于下降,退役年龄逐渐增大,运
动员寿命呈延长的态势,最佳竞技年龄无明显变化。
5.男子运动员成绩越优秀步长相对越大、步频越快;女子运动员成绩越优秀
步频相对越快,步长无明显变化;不同名次的男/女运动员的差距主要来自于步
频能力,名次列前的男/女运动员步频能力较强。世界优秀 100 米跑运动员成绩
与步长、步频指数关系的模型方程为:男:成绩=28.497-7.592步长指数-1.125
步频指数;女:成绩=30.787-8.168步长指数-1.316步频指数。
关键词:100 米跑;竞技特征;成绩;身体形态;年龄;步长;步频
II
Abstract
Us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触媒元素量化研究.pdf
- 川藏公路安久拉山口高陡边坡滚石灾害特征与防护结构研究.pdf
- 船舶撞击作用下桥梁结构时变可靠度研究.pdf
- 创新观念生成与评价过程中新颖性与合理性加工的时间进程 (1).pdf
- 创新观念生成与评价过程中新颖性与合理性加工的时间进程.pdf
-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pdf
- 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进化分析与创新设计研究.pdf
- 从空间到平面一二十世纪油画平面语言的学习与运用.pdf
-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看教育学作品的英汉翻译——以《小型教学》为例.pdf
- 从业人员建筑废弃物分类行为研究——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