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共16张.ppt

高一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共16张.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商、西周的国家体制,由部落联盟向方国联盟演 进,到西周时,周王成为天下大宗,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 面。至春秋战国,周王室势力衰微,分封宗法制崩溃,诸 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社会大动 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高一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 课 ___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_( 共 16 张 PPT) 高一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 课 ___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_( 共 16 张 PPT)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内容要求: 1.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运动,理解战国时期 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 了解老子和孔子学说; 3. 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 杨华 战 国 春秋 公元前 770 年 - 公元前 476 年,自周 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孔子 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 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 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 段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 公元前 475 年 - 公元前 221 年,这一 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 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 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 国策》。 一、政治大动荡 材料一 西周时期,天子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禁止诸夏各侯 国间攻战兼并。平王迁都洛邑,王室衰弱,不再有控制诸侯的力量 ; 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陆续出现,打破了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 在兼并过程中,西周旧制度逐渐被破坏,东周进入动荡时期,在动荡 中,各阶级、阶层都起了变化。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 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战 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礼崩乐坏 诸侯势力崛起,群雄纷争 一、政治大动荡 春秋争霸 A1 A2 A3 A4 A5 B1 B2 B3 B4 B5 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大抵是 “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本质上 讲,是诸侯争当周王的代替者, 争当中心或中央。而霸主制度为 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 免了无中心(中央)后的大混乱。 争霸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形态由 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功能、 结构,转变为完整的主权国家; 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血缘组 织的残余,转变为领土国家。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一、政治大动荡 战国兼并 春秋争霸的结果,种种政治力 量分化改组,最后只剩下了燕、赵、 韩、魏、齐、楚、秦七个大国和十 几个小国。战国时代,各国不再打 出“尊周”的旗帜了。周成为很小 的国家。春秋时期北方各国跟楚的 对抗,转变为七个大国互相对抗的 形势。七国间进行着剧烈的战争并 各自兼并着四周小国,而社会的变 化更大,有眼光的政治家采取主动 的步骤即变法运动从政治上推动这 种变化。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白寿 彝《中国通史》 A1 A3 A2 A4 A5 A6 A7 一、政治大动荡 材料三 孔子说 :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指夏 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区分很明显,不过中 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 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 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 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华族与居住在 中国内部和四方的诸族因文化不同经常发生斗争, 斗争的结果,华夏文化扩大了,中国也扩大了,到 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融合成 一个华族了。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民族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 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 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 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 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 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 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 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 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 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 念。进入战国后,内迁戎狄 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一、政治大动荡 材料四 频繁的战争逐渐破坏了旧制度,产生了新制度。新旧制度最 基本的变化,就是旧的宗族制度逐渐在破坏,新的家族制度逐渐在兴 起,也就是旧的领主阶级逐渐被新的地主阶级所代替,旧的农奴阶级 逐渐被新的农民阶级所代替。 东周兼并战争形式上是七个大领主争城夺地,实际是一个已经成 为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以及与它血肉相联的大商贾和说客游士推动大 领主们为建立地主政权而展开剧战。一百八十二年长期战争,基本上 是地主政权的秦对领主地主混合政权的山东六国猛烈进攻,结果秦国 胜利,出现了统一全国的封建地主皇朝——秦朝。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新旧制度交替,新阶级上位,国家趋向统一 二、经济大变革 (一)经济大发展 农业: 春秋时期铁农具 牛耕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