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和作品欣赏.docVIP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和作品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及作品欣赏 说到李斯, 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名政治家, 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 杰出的书法家。 李斯(?—前 208 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 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 是大篆的对称, 它给人以刚柔并济, 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 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 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 起初在乡 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 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 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 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 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 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 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 很难写得称心如意。 李斯就和 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 大家临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 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 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 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 (后叫刻石山)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 【会 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 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天下, 南登琅邪时所立, 内容是歌颂秦 德者,原石还存在山东诸城海神祠内,但始皇颂诗及从臣诸名已剥落, 尚存二世从官名和诏书十三行。书体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绿为主,字体 皆为长方,笔书粗细如一,显现雍容典雅之风格。 一般以为秦代诸刻石皆为李斯所撰, 把他当做当代书法家兼文字学 家。李斯,字通古,秦上蔡人,特善篆书,后世推他所做篆书为小篆之 逸品。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 208 年),可称得 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 《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 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 比《石鼓文》 更加简化和方整, 并呈长方形, 线条圆润流畅, 疏密匀停, 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 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峄山刻石:原石已被后来曹操登山时毁掉,但留下了碑文。今 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 现藏在西安碑林 里,但与琅邪、泰山相较,仍不免有「优孟衣冠」之诮,其他的就更不 用说了。但秦代的遗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轻易舍去不用,笔画 略细而匀整,且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确与琅 邪等异趣。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 192 年),敦煌 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 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 法,因而变之, 以成今草, 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 一笔而成, 偶有不连, 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 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 迅捷PDF转换器

文档评论(0)

明天会更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