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浦江剪纸
2014-05-13?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
浦江剪纸历史悠久,元明之际就有记载,浦江大文学家宋濂在明洪武庚戌(1730)写的《哀王御史》的诗中有“剪纸难招御史魂”之句。
浦江剪纸工艺精巧、题材广泛,生活情趣浓郁,尤其是清代地方戏曲在浦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浦江乱弹,采用戏曲人物作为剪纸题材成为一种尝试和追求。浦江戏曲人物剪纸在浦江乱弹的独特艺术效应下生发灵性,逐步发展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类型,从而成为中国剪纸主要流派之一。
浦江剪纸,具有风格秀丽,形象生动,质朴大方,题材广泛,装饰性和想象力强的特色。浦江剪纸历史悠久,据传南宋时期就已相当盛行。作者大都是劳动妇女,她们除了按传统图样熏样剪制外,有时也自己设计画稿,进行创新。作品大部分是用剪刀剪成,刀刻的极少;彩色剪纸,则是用不同色彩的纸剪成几个部分粘贴而成的。
浦江图案清新大方,多数取花鸟、草虫、山水、亭榭、仙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形式上流行最广泛的是窗花。每当春节,农村的姑娘媳妇便大显身手,鲜红的窗花把节日点缀得喜庆而热烈。除春节外,结婚礼仪、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都要制作大量剪纸,有礼花、灯花、功德花等品类繁多。通过谐音和象征手法,寄托劳动者的理想和愿望。如剪金鱼满塘寓意金玉满堂,剪枣、笙、桂花、莲子比况早生贵子,剪瓶、鞍、戟、磬象征平安吉庆,剪蝙蝠、鹿、桃和蜘蛛则喻示福禄寿禧。按地方风俗,妇女出嫁都要制作龙凤呈祥、并蒂莲荷、鸳鸯荷花、莲生贵子、麒麟送子等大量剪纸覆盖在嫁妆礼品上带到男方家中,俗称利市,这一风俗促成浦江妇女从小就开始剪纸艺术的训练,产生了许多精美的民间剪纸作品。
浦江剪纸由于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且能人辈出,作品遗存颇丰,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5年,浦江戏曲剪纸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浦江戏曲剪纸 《西厢记》
清代浦江戏曲剪纸熏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