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赠从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pdfVIP

刘桢《赠从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桢《赠从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从弟,堂弟。 【试题】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 , 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 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 在。 【参考答案】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 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 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把 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 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 凛然正气 的品质、形象。 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 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5) 本诗以松柏为喻, 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 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 表达 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阅读练习二: 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 答案: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 ( 或者是对比 ) ,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 拔。 ( 意近即可 )(2 分 ) 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 (1 分 ) , 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 (1 分 ) 。 解析:第一步,先通读全诗明确诗中运用衬托手法 ( 或者是对比 ) ;第二步,抓主要意 象风声松枝;第三步,结合作者情感具体点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 简明、连贯。 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 (1 分 ) ,本性 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 (1 分 ) 。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 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2 分 ) 。 解析: 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松柏 风冰霜等, 再由从象征的角度, 以及诗人的情感角度 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刘桢,字公干,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 少,现仅存十五首。 【注释】 从弟:堂弟。 亭亭:高貌,有高耸挺拔的意思。 瑟瑟:风声。 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 罹:遭受,这里有怕的意思。 凝寒:严寒。 【未完》》》》相关试题及翻译赏析后一页查看】 【今译】 高高的松柏,屹立在高山之上,承受着来自山谷中的瑟瑟寒风。不论寒风刮得多么强 大,松枝总是那么劲挺!即使面临着悲惨凄凉的冰雪景象,松柏依旧端正挺拔,痴心不改。 难道松柏就不怕严寒吗?那是因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鉴赏】 读刘桢的诗, 须先了解他的为人。 在建安时代, 刘桢是一位很有骨气并有正气的文士。 据《典略》记载,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席间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 视,不肯折节。 曹操恨他不敬, 差点砍了他的脑袋。 以这样的气骨作诗, 其诗自能挺挺自持、 高风跨俗。 《赠从弟三首》,就带有这样的气骨。诗中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苹藻

文档评论(0)

lyf6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1400620000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