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产工艺技术}年产吨中
性淀粉酶发酵工艺设计
前言
淀粉酶属于水解酶类,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通常通过淀粉酶催化
水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由于淀粉酶的高效性及专一性,酶退浆的退浆率高,
退浆快,污染少,产品比酸法、碱法更柔软,且不损伤纤维。此类酶广泛存
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几乎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含有淀粉酶。
淀粉酶是研究较多、生产最早、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泛的—类酶。特别是 20 世
纪 60 年代以来由于淀粉酶在淀粉糖工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它的
需要量与日俱增,到目前为止,其产量几乎占到整个酶制剂的50%以上,销售金
额占到 55%~60%。按照水解淀粉的方式不向,主要的淀粉酶有 α—淀粉酶、
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脱支酶、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等。
淀粉酶已经成为工业应用中最为重要的酶之一,并且大量的微生物可以用以
高效生产淀粉酶,但是酶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仍然局限于几种特定的真菌和细菌
中。对于高效的淀粉酶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可以通过对现有酶的化学改良或者通
白质工艺改良得到。得益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淀粉酶在制药方面的重要性日
益凸显。当然,食品和淀粉工业仍然是主要市场,淀粉酶在这些领域的需求仍然
是最大的。
中性淀粉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酶,主要运用于发酵、食品、医药、纺
织及造纸工业。就我国而言一般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生产,但发酵水平低,过滤
困难,使其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本课题中以枯草杆菌为实验菌株,采用液体摇瓶发酵,并在培养基中添加发
酵助剂如 Na+和Tween—80 等来提高酶活。
枯草芽孢杆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有
的菌株是 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重要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自身合
成 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可在消化道中与动物体
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
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
1.菌种的选育
1.1 菌种的选育及制备
不管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微生物是各种生物活性产物的丰富资源。在发
酵前期,微生物的选择至关重要,此课题设计的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中
性淀粉酶的整体过程。
选择性分离的步骤一般是:
含微生物材料采集——标本材料的预处理——菌种的分离——富集培养
——菌种初选——菌种复选——性能鉴定——菌种保藏。
1.1.1 含微生物材料的选择
土壤是微生物聚集最丰富的场所,菜园和农田耕作层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常以细菌和放线菌居多,由于枯草芽孢杆菌生活在中性的环境中,可以采集中性
的土壤。采土时先用小铲除去表土,取 5~15㎝深处的土样,选好 3~5 点,每点
取土 10g 混在一起装入灭过菌的牛皮纸袋,并记录时间、地点、植被等情况。
1.1.2 预处理
在培养过程中以淀粉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控制 pH 在 6.7~7.2 。那些在所采用
的条件下最适用于淀粉代谢的微生物最终将占优势,并可在淀粉琼脂糖平板上分
离到产生中性淀粉酶的菌株。
1.1.3 所需菌种的纯化和分离
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菌种分离。方法如下:用接种管蘸取少量经增殖培养后的菌
液,在含无菌固体培养基的平板表面上进行规则划线,操作时由右向左轻轻划线,
划线时平板面与接种环成 30°~40° ,以手腕力量在平板表面轻巧滑动划线,线条
要平行密集,使两线不能重叠,充分利用表面积,划线时接种环不要嵌入板内划
破培养基,密集的含菌样品,经过多划线稀释,使菌体在平板培养基上逐渐分离
成单个菌株,经培养繁殖成单个菌落,反复进行几次平板划线分离,可得枯草芽
孢杆菌野生菌株。
1.1.4 菌株的培养
常用培养基配方:1L 蒸馏水+10g 蛋白胨+3g 牛肉膏+15~20g 琼脂+5gNaCl 。本课
题以麸皮、豆饼粉作为天然培养基,在37℃保温箱中培养,至培养基中部分出现
成熟颜色即可进行保藏。
1.1.5 菌落的选择
初筛采用透明圈法,方法为在培养基里接入淀粉天青,接入含菌样品后,可
在菌落周围清晰地观察到淡蓝色晕环,初筛选出的微生物经过菌株性状试验后已
确定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菌株还要进行复筛。
方法:将初筛后的少数菌株接种于 40ml 锥形瓶内的液体培养基中,110 次
/min 往复式摇床式震荡培养,得到摇瓶种子。
1.2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可以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
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如高产的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
诱变育种操作程序如下:
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