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演唱中钢琴伴奏的风格体现.pdf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论文涉及到三个概念:一是汉族民歌演唱的风格的探索。汉族民歌的风格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类、语言、人文风情、特定乐器等,中国汉族民歌的起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在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和历史的沉淀中,人们对于汉族 民歌演唱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不同历史时期必然形成特定的民歌演唱风格和演 唱形式;二是汉族民歌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合作。钢琴流传到中国不过近200 年历 史。中国声乐文化中引进了西方艺术歌曲的演唱形式——钢琴、声乐与诗歌三位 一体。钢琴在其中并不是简单的陪衬和烘托,而是与艺术歌曲共同塑造音乐形象, 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民歌是声乐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因 此,用钢琴为汉族民歌伴奏也是中国声乐当中的一个特定艺术形式;三是汉族民 歌演唱中钢琴伴奏的弹奏技术要领,文中尝试着用合理的钢琴演奏技术去体现钢 琴在为汉族民歌伴奏中的风格体现。 汉族民歌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 号子,是人们在劳动时演唱的一种体裁,其主要的演唱方式一般是“一领众 和”。当这种演唱形式被挪至声乐舞台的时候,它通常会演绎成两种情况,第一 种情况:由演唱者一人分饰两角,比如湖北民歌 《催咚催》,合作者双方都要呈 现 “领”与 “和”的状态,在力量、织体和音域等方面达到融合;另一种情况: “领”为声乐,而 “和”的部分是用钢琴来代替的,那么这就对钢琴与声乐的合 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本文将根据不同的劳动强度去对“一领众和”的合作问 题进行重点论述。 山歌,大部分都是粗狂嘹亮的,以独唱为主,其非常鲜明的一个特征就是“节 拍自由”,即山歌中往往会采用自由延长的一种演唱方式。那么,自由是否就意 味着每一个字、音都可以任意延长?本文将通过对 “散唱”的 “核心词”、时值 长短、语言逻辑等三方面要求来重点阐述演唱者和钢琴伴奏如何在散唱的部分进 行合作,从而达到 “形散神不散”。 小调,是汉族民歌中最受欢迎的类别,根据方言区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小调 在旋法上会有很大的区别。小调往往旋律优美,流传度比较广,最重要的是它们 一般都会有乐器伴奏,本文将着重论述,钢琴演奏如何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去尽 可能的还原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法。 中国声乐要屹立于世界众多声乐学派之中,必须要牢牢抓住其“根本”—— 民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因此,在 “钢琴与 i 声乐”的这一特殊形式中,钢琴也同样需要在民歌的风格性上多听、多看、多琢 磨。文章将根据有关汉族民歌的历史文献、目前保留的录音资料以及本人在学习 中总结的一些实践经验去寻找探索汉族民歌钢琴伴奏中的风格性与特色。这样的 尝试不仅能为合理编配民歌五线谱版本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撑,同时又能为钢琴 伴奏者在为汉族民歌伴奏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演奏及合作方法。 关键词:汉族民歌,钢琴伴奏,风格,语言,伴奏乐器 ii Abstract The paper involves three concepts: firs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inging style of Han folk songs. The style of Han folk songs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lassification, language, human customs, specific musical instruments, etc. the origin of Han folk songs in China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book of songs. In thousands of years of time changes and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peoples exploration of Han folk song singing has never stopped.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ill inevitably form a specific folk song singing style and form;the second 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