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业机器人 教案 工业机器人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梯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 教 案 授课系部:电梯工程学院 授课教师:王辉龙 授课班级:机电5152、机电5153、机电5154 授课时间:2018-2019第一学期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 机器人应用技术概述 授课方式 讲授 2课时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历史、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机器人的的部件、结构和特性; 【能力目标】 理解机器人的特点及功能应用 【素质目标】 了解本门课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和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等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定义、历史、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机器人的的部件、结构和特性; 教学难点 机器人的的部件、结构和特性;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视频动画演示、图片展示、讲授 教具用具 参考资料 多媒体、教材、视频 教 学 过 程 组 织 【课程介绍】 教师自我介绍 【新课导入】 机器人是一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涉及机械、电子、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理论、传感检测、计算机技术和人机工程。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 【内容讲解】 一、机器人的定义与特性 1.机器人的定义 1)机器人名称的由来 “机器人”一词源于一个科幻的形象。1920年,捷克作家Karel Capek发表了一个科幻剧“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robot是由捷克文robota(意为农奴、苦力)衍生而来的。剧中描述了一家发明类人机器robot的公司,该公司将robot作为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们去充当劳动力。它们按照主人的指令工作,没有感觉和感情,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目前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机器人,外形和人毫无相似之处,通常是按照人们设定的程序重复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机器人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在致力于研制具有完全自主能力、拟人化的智能机器人。目前研制的最先进的仿人机器人,如日本本田公司研制的ASIMO双足步行机器人,其活动能力和智能与人还相差很远。 2)国际上对机器人的定义 (1)英国牛津字典的定义 机器人是貌似人的自动机,具有智力且顺从于人,但不具备人格。 美国机器人协会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的,通过可编程序操作来执行各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 械手,这种机械手有几个轴,能够借助于可编程序操作来处理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装置,以执行各种任务。 3)我国对机器人的定义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上述各种定义有共同之处,即认为机器人像人或人的某一部分,并能模仿人的动作;具有智力、感觉与识别能力;是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 随着机器人的进化和机器人智能的发展,对这些定义都有修改的必要,甚至需要对机器人进行重新定义。 4)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 目前,部分国家倾向于美国机器人协会所给出的机器人的定义:一种可以反复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的和可编程的动作的专门系统。 2.机器人的特性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出的机器人定义,机器人的特性如下: (1)机器人具有类人性,其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的功能。 (2)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其工作种类多样,动作程序灵活易变。 (3)机器人具有智能性,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其智能程度不同。 (4)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1940年,一位名叫阿西莫夫的科幻作家首次使用了robotics(机器人学)来描述与机器人有关的科学,并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原则”: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由于故障而使人遭受不幸。 (2)机器人应执行人们下达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原则相矛盾。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的生存,只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